汶上县作

沿流及汶上,问是古中都。

宣尼有流化,男女别行途。

有堂表思圣,遗准存圣模。

治者平偏党,学以平卑高。

扩之遂相鲁,东周其庶乎。

水也未升堂,入室安可图。

寄语都人士,希圣无自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在汶上县所作,表达了他对儒家文化的敬仰和对社会治理的理想。首句“沿流及汶上”描绘了诗人沿着河流来到汶上县,暗示着对历史遗迹的探寻。接下来,“宣尼有流化”提及孔子的教化影响深远,男女遵循不同的行为规范,体现了儒家伦理。

“有堂表思圣”表达了对孔子思想的敬仰,认为应该以他的榜样作为学习的准则。“遗准存圣模”强调了孔子留下的标准对于后世的重要意义。诗人进一步指出,好的治理应能消除偏见,教育也能平衡社会地位的高低。

“扩之遂相鲁,东周其庶乎”表达了诗人希望孔子的教化能在更广泛的地区如鲁国推广,甚至整个东周都能实现社会稳定。然而,他同时也认识到,要达到这样的理想并非易事,如同水尚未升至厅堂,进入内室还需更大的努力。

最后,诗人寄语汶上的人们,希望他们能够追求圣贤之道,不要自我欺骗,保持谦逊和求知的态度。整首诗寓含了对儒家精神的推崇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谒阙里庙庭

悠悠宇宙内,斯人独长勤。

谁立万古心,所赖大圣人。

六籍开知见,耳目长得新。

元气岂岳降,此地传绂麟。

佳气远弥蔼,况乃亲炙存。

杏坛沛时雨,高弟集如云。

当时侍讲席,所志皆求仁。

仁也人心耳,五十何无闻。

稽首奠心曲,诱衷希圣神。

形式: 古风

题画二首(其一)

吾闻青精鸟,鸣则有大水。

列之在旌旗,为世智者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画二首(其二)

鸲鹆学人言,翻能避罗网。

人迷祸福途,徒居万物上。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赠何道亨转北工部侍郎理易州厂

宇宙何寥邈,造化苦长勤。

绵绵初生条,倏忽摧为薪。

采薪须采枝,采薪休采根。

枝伤可复生,根蹶难为春。

牛山既濯矣,乃尚寻斧斤。

斧斤亦易缺,生理亦易灭。

畴若予草木,帝咨益重烈。

往谐周虞衡,咸若夏鱼鳖。

尽物斯尽人,性分在调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