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七十首(其三)张黄门协苦雨

凄凄三秋时,寒风夜及朝。

霖雨天中来,湿我旌与旓。

我本从征士,道路走已交。

飘飘如飞燕,不得归故巢。

腹饥衣又薄,海隅久飘飖。

盛年不可再,壮志日已消。

逆旅逢主人,四壁多矰蛸。

自我于役来,愁多欢弥劭。

况此观获时,中心感田苗。

漂泊不可拾,弃此东作劳。

双泪落已尽,私意犹自胶。

哀哀发短咏,聊以奏长谣。

居人如见和,丝竹奚相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盛时泰的《拟古诗七十首(其三)》描绘了秋天凄凉的景象,以及诗人自身的艰辛困苦。首句“凄凄三秋时,寒风夜及朝”展现了深秋时节的寒冷,寒风不仅侵袭夜晚,也延续到清晨。接着,“霖雨天中来,湿我旌与旓”写出了连绵的秋雨打湿了行军的旗帜和装饰,象征着诗人旅途的艰难。

诗人自述为一名征战在外的士卒,“道路走已交,飘飘如飞燕”形象地表达了他像孤燕般无家可归的漂泊状态。生活的困苦进一步加剧,“腹饥衣又薄,海隅久飘飖”,他形容自己饥饿且衣物单薄,在遥远的海边长久流浪。

诗人感叹青春不再,壮志消磨,“盛年不可再,壮志日已消”,在异乡旅馆中,看到四壁挂着矰蛸(古代捕鸟的工具),更添愁绪。他因服役而远离家乡,愁苦中却意外发现农夫们正忙于收获,心中对田野的庄稼充满感慨,但自己的漂泊无法停下来,只能继续劳作。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哀伤,“双泪落已尽,私意犹自胶”,虽然泪水流干,内心的情感仍然纠结。他以短歌的形式倾诉,希望居住的人能理解他的境遇,而不是以音乐嘲笑他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故乡和安定生活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37)

盛时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诗七十首(其四)郭弘农璞游仙

曾读海岳传,天地以为家。

岂羡人世荣,倏忽如蕣华。

三岛多奇峰,金银生异花。

不饮亦不食,但思餐云霞。

云霞结彩绣,文螭为轻车。

佐佑有玉女,婉娈成姻娅。

下视东陵生,空种青门瓜。

终身辞一侯,不解为丹砂。

丹砂信可学,仙路原非遐。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七十首(其五)支道人遁赞佛

震旦值熙阳,首夏时清和。

缅怀鹫岭地,兹夕降奢摩。

明星一悟法,慈悲周九阿。

撚花陟宝座,花影何婀娜。

阿难笑传意,外道生障魔。

岂期一茎草,可为千丈柯。

历劫已无数,未来今已过。

嗟予禀夙愆,幸得渡慈波。

巍巍鸡足山,众宝何嵯峨。

一自法鼓息,昏夜徒吹螺。

禅解既已鲜,支离何众多。

空有澄观理,不聆帝子歌。

遂使阎屠人,终日疲婆娑。

真性了无取,千载如一俄。

颠倒识浪中,仡仡复蹉蹉。

哀哉此众生,忍闻修多罗。

渡海必以筏,无筏难涉河。

渡竟还自渡,由旬与刹那。

寄言后世士,讽诵无怠跎。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七十首(其六)梁简文纲闺怀

罗衣空自熏,舟航不惭憩。

情知流水长,自恃剪刀利。

将刀欲割水,如花还引蒂。

欢悰自久暂,侬情无难易。

朝旭忽杲杲,夜漏复丁丁。

妃子怀湘浦,文君问长卿。

形式: 古风

拟古诗七十首(其七)何水部逊示寮

流英辞嫣红,芳苔敞初碧。

感兹春日晴,欣此夏云色。

高天下薰风,中林启瑶席。

闲怡众蔚舒,静悦清商激。

怀中瑶华音,门前车马客。

怀刺始见投,牵裳不假帻。

容辉一以遘,琴樽惬所适。

骂坐无往人,投辖有新迹。

幸此休沐闲,无言朝请迫。

明星方在户,鸡鸣以为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