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脚

失脚江湖久,忧时鬓欲皤。

壮心驰北阙,痴梦绕南柯。

万里关山远,一春风雨多。

穷檐茅屋下,忍听扊扅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在江湖中漂泊已久,忧虑时事使我双鬓已白。
壮志仍向往朝廷,但痴心的梦却总围绕着家乡。
万里的关山遥不可及,一个春天的风雨频繁多变。
身处简陋茅屋之下,怎能忍受听见开门声的困苦之歌。

注释

失脚:比喻仕途不顺或生活困顿。
江湖:指社会或仕途。
忧时:忧虑时局。
鬓欲皤:形容鬓发斑白。
驰:向往。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借指朝廷。
南柯:南柯一梦,比喻虚幻的梦境。
万里:极言距离遥远。
一春:整个春季。
风雨多:形容天气恶劣。
穷檐:破旧的屋檐。
茅屋:简陋的草屋。
扊扅歌:开门声,古代穷人唱的哀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失脚》,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江湖的艰辛与对时局的忧虑。首句“失脚江湖久”描绘了诗人历经坎坷,仿佛在江湖中不慎失足,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不顺。次句“忧时鬓欲皤”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因时代动荡而白发渐生。

“壮心驰北阙”表达诗人怀揣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向往朝廷,但现实与理想相去甚远。“痴梦绕南柯”则以南柯一梦比喻自己的理想如同梦幻般遥不可及,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失落。

“万里关山远”进一步渲染了诗人身处异地,远离家乡和朝廷的遥远距离,而“一春风雨多”则寓言了人生的风雨飘摇,世事无常。

最后两句“穷檐茅屋下,忍听扊扅歌”,诗人身处简陋茅屋之中,却仍能听到百姓们的困苦之声,如《扊扅歌》所唱,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漂泊之苦,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戊午天基圣节口号

瓣香三舞蹈,咫尺是天颜。

雨露涵濡下,风云际会间。

寸心瞻北阙,万寿祝南山。

可是儒毡冷,堪陪玉笋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旧题宝胜寺壁

十里湖光镜样平,银潢一带向东倾。

寺从杨柳阴中出,僧在莲花会上行。

佛地也容担板汉,梵音莫近采菱声。

我来借榻醒尘梦,归去吟诗韵更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用后村韵送陈先辈

休将心事问西邻,原宪长贫岂是贫。

黄叶落边迷去路,白云飞处倍思亲。

世间那得埋金者,原上空惭负土人。

苦语只堪吾与汝,倚庐抱恨此情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立春

移文火急报花神,好趁阳和去问津。

未转头间犹是腊,一弹指顷便为春。

梅先得志求专宠,柳亦趋时愿效颦。

造化但随人事改,几回妆点几回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