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移文火急报花神,好趁阳和去问津。

未转头间犹是腊,一弹指顷便为春。

梅先得志求专宠,柳亦趋时愿效颦。

造化但随人事改,几回妆点几回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急忙传递文书告知花神,趁着温暖的时光去寻找春天的踪迹。
还没等回头,冬日还未完全过去,只一瞬间就变成了春天。
梅花最先得到恩宠,一心想要独占春色;柳树也迎合时节,希望能模仿梅花的娇艳。
大自然的变化总是随着人事变迁,一次次打扮,一次次展现出新的面貌。

注释

移文:紧急文书。
阳和:温暖的阳光。
问津:探寻、寻找。
犹是腊:仍然是腊月。
一弹指顷:极短的时间,比喻转瞬即逝。
梅先得志:梅花抢先得到宠爱。
专宠:独占宠爱。
柳亦趋时:柳树也顺应时令。
效颦:模仿别人的姿态或表情。
造化:大自然。
人事改:人事变迁。
妆点:装饰打扮。
新:新的面貌。

鉴赏

这首诗名为《立春》,作者胡仲弓是宋代诗人。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急切与变化。首句“移文火急报花神”,形象地表达了对春神的召唤,希望她尽快回应,带来温暖的气息。接着,“好趁阳和去问津”暗示春天的到来如同乘着和煦阳光而来,急于寻找大地的踪迹。

诗人通过“未转头间犹是腊,一弹指顷便为春”这两句,展现了时间的快速转换,腊月尚未完全过去,春天却已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梅花在此时“先得志求专宠”,象征着春天的先锋,而柳树则“柳亦趋时愿效颦”,表示柳树也急于展现新绿,模仿春天的姿态。

最后两句“造化但随人事改,几回妆点几回新”,揭示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事的更迭紧密相连,大自然在人的期待中不断变换新装,展现出春天的魅力和生机。整首诗语言流畅,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和抱拙清源洞韵

泉声一路和吟声,可是山云未放晴。

倦客难攀千丈壁,游仙空负十年盟。

草庐不信无龙卧,松径微闻有鹤鸣。

此举羡君高著脚,山肴野蔌荐杯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回文体二首(其二)

湾前过渡小舟虚,好景妆成天画图。

山列翠屏开户牖,麦翻黄浪滚田圩。

閒鸥乐处晴波细,暮鸟归边残日晡。

攀柳共人人恨别,绵绵落絮有情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回文体二首(其一)

红花濯锦织前山,日暖啼莺春昼閒。

空院古廊风寂寂,僻居幽谷水潺潺。

宫移旧曲新翻谱,酒晕浓愁浅带颜。

同调赋诗吟思苦,匆匆急递走囊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延平舟中

双桨去夷犹,延平津上州。

英雄三尺剑,今古一潭秋。

市近人争渡,山回水急流。

前头风浪恶,莫放钓鱼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