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理夫寿亲

得道彭祖先,失道殇子后。

得失在一念,修短何足较。

江南八百仙,仙仙可祝寿。

何如握莫穷,天地共不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湛若水为黄理夫祝寿而作,主题围绕着人生得失和长寿的哲理。首句“得道彭祖先”引用了彭祖长寿的典故,暗示黄理夫可能已经领悟了某种长生之道。然而,“失道殇子后”则以对比的方式,提醒人们即使得到长寿之道,也可能因失去其他珍贵的东西(如亲情)而显得无足轻重。

接下来,“得失在一念”强调了决定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心念,而非单纯的生命长度。“修短何足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认为生命长短并非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诗人接着以“江南八百仙,仙仙可祝寿”来祝愿黄理夫如同江南众多仙人般长寿,但又暗示真正的幸福可能超越世俗的寿数。

最后两句“何如握莫穷,天地共不朽”升华了主题,提出与其追求物质上的长寿,不如把握当下,让精神永存,与天地同在,这才是更为不朽的境界。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表达了对寿者的祝福和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题天机感应卷为刘秋官子中

生道以杀人,虽死亦不怨。

因知感应理,不以幽明闻。

为君大书之,用为王道劝。

形式: 古风

送周克道吕汝德入九华兼寄先在山诸君

祝尹开山主,江施擅樾成。

李子尚清修,亦来同经营。

尹生周藩史,长住心期亭。

周吕同声应,翕然迅遐征。

四野云龙集,五星奎壁明。

九华九仙人,举手来相迎。

八君称八逸,归心共惟精。

为山不厌高,山高必有灵。

为水不厌深,水深蛟龙生。

神物贵变化,九仞安可停。

形式: 古风

甘泉山诗

是山皆我乐,何必吾家山。

此山非我有,胡乃名甘泉。

而我有行窝,适在泉山前。

始知天所作,意或遗斯人。

我来陟山巘,翕然集群贤。

谁为引天瓢,谁为酌天泉。

一歃尘虑散,再歃澄心魂。

岂止澄心魂,毛骨皆通神。

安得将此泽,普为天下春。

形式: 古风

东溪诗

东溪何所乐,我乐无东西。

亦复无南北,亦复无高卑。

何以乐东溪,溪月初生时。

乘流观我生,月庭长相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