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纪事本末.建文逊国

燕藩兵祸因,太祖计谋误。

既有英雄儿,弱孙岂可付。

北师抵南京,献门景隆附。

火起疑自焚,逊国实无据。

为僧说荒唐,驻锡竟何处。

欲掩篡弑名,流言任传布。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颙琰所作,题为《读通鉴纪事本末.建文逊国》。诗中反映了对明朝建文帝逊位事件的历史评价。诗人认为燕藩(朱棣)的兵变源于太祖朱元璋的决策失误,导致英雄之子朱允炆(建文帝)未能稳固皇位。建文帝在南京被朱棣军队包围后,被迫开门投降,但诗中对火起自焚的说法表示怀疑,认为建文帝并非主动放弃皇位。建文帝出家为僧,行踪成谜,作者指出他试图掩盖篡位的事实,任由流言流传。整体上,诗人在叙事中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命运和政治权谋的反思。

收录诗词(15)

颙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通鉴纪事本末.甲申鼎革

明亡由内竖,酷信难变更。

甲申春三月,流贼围北京。

我辈富贵在,开门纳自成。

庄烈殉社稷,国亡名不倾。

狐兔据宫阙,三桂请义兵。

一鼓灭群贼,定鼎拯苍生。

得天下最正,孰能同大清。

凛承百王后,读史思持盈,古事寸心鉴,取法择善行。

百篇咏几暇,自警非自鸣。

继统仔肩重,宵旰亹敬诚。

日强勉不息,惕若望治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五贤咏.管仲

齐桓正不谲,鲍叔荐士公。

一言为知己,任用即听从。

射钩置弗问,大度何冲冲。

夷吾竭才力,五霸论称雄。

亲昵不可弃,宴安患无穷。

片言得其要,政治昭齐东。

菁茅贡不至,成周祭不共。

伐楚责大义,问罪宜兴戎。

修礼受方物,强弱国皆同。

五命推盟主,赞襄德化充。

平戎承宠命,执礼何其恭。

贤哉管氏子,世祀酬勋庸。

形式: 古风

五贤咏.范武子

同罪故同奔,非慕先蔑义。

宣子为国谋,诸浮集众议。

蹑足隐端儿,要誓神其智。

超哉绕朝鞭,洞悉真与伪。

衮职竭赞襄,进谏存深意。

生民仁者心,分谤寮友谊。

王命一何尊,黻冕荣专赐。

善人洵国宝,盗贼早远避。

典礼在殽烝,讲求务明备。

训子敬事君,请老成厥志。

祝史无愧辞,家事先克治。

竭情更无私,论古怀随季。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五贤咏.子产

郑侨相小国,数世赖以安。

农功喻为政,终始实仔肩。

忠勤务奖劝,泰侈常弃捐。

天人辨远迩,一语破疑难。

以善代不善,非子产孰贤。

善哉舆人诵,德怨披心肝。

坏垣更讽喻,辞命操其权。

象齿畏焚身,寓书谋画殚。

卒感范宣子,轻币苛求蠲。

择能任以事,令问四邻宣。

懦烈喻水火,要术猛济宽。

仲尼为出涕,遗爱诚昭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