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十首(其九)

常爱宓子贱,鸣琴能自亲。

邑中静无事,岂不由其身。

何意千年后,寂寞无此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我常常喜欢宓子贱,他的琴声能自我陶醉。
城镇里安宁无事,这难道不是他自身的影响吗?
没想到千年之后,这样的贤人竟如此寂寥无人知晓。

注释

常:常常。
爱:喜欢。
宓子贱:古代贤者的名字。
鸣琴:弹奏琴声。
自亲:自我陶醉。
邑中:城镇里。
静无事:安宁无事。
岂:难道。
由:由于,因为。
其身:他自己。
何意:没想到。
千年后:千年之后。
寂寞:寂寥,无人问津。
无此:没有这样的人。
人:人物,这里指像宓子贱那样的贤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常爱宓子贱,鸣琴能自亲"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哲宓子的景仰,以及他自己擅长弹琴并能在琴声中寻找内心的平和。"邑中静无事,岂不由其身"则是说在城中过着平静无为的生活,这种状态不是因为外界因素,而是因为诗人自身的选择与修养。

最后两句"何意千年后,寂寞无此人"流露出一丝哀愁,诗人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渺小。在他看来,能够达到这种精神境界的人在千年之后将会变得非常稀缺,令人感到孤寂。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哲的崇敬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宁静的向往。同时,它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世道德沦丧的担忧,以及对真正能够理解并实践这种生活理念者的怀念。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宋中十首(其十)

阏伯去已久,高丘临道傍。

人皆有兄弟,尔独为参商。

终古犹如此,而今安可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宋中别李八

岁晏谁不归,君归意可说。

将趋倚门望,还念同人别。

驻马临长亭,飘然事明发。

苍茫眺千里,正值苦寒节。

旧国多转蓬,平台下明月。

世情薄疵贱,夫子怀贤哲。

行矣各勉旃,吾当挹馀烈。

形式: 古风

宋中别周梁李三子

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

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

周子负高价,梁生多逸词。

周旋梁宋间,感激建安时。

白雪正如此,青云无自疑。

李侯怀英雄,肮脏乃天资。

方寸且无间,衣冠当在斯。

俱为千里游,忽念两乡辞。

且见壮心在,莫嗟携手迟。

凉风吹北原,落日满西陂。

露下草初白,天长云屡滋。

我心不可问,君去定何之。

京洛多知己,谁能忆左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宋中送族侄式颜

大夫击东胡,胡尘不敢起。

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

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

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

转旆燕赵间,剖符括苍里。

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

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

平生怀感激,本欲候知己。

去矣难重陈,飘然自兹始。

游梁且未遇,适越今何以。

乡山西北愁,竹箭东南美。

峥嵘缙云外,苍莽几千里。

旅雁悲啾啾,朝昏孰云已。

登临多瘴疠,动息在风水。

虽有贤主人,终为客行子。

我携一尊酒,满酌聊劝尔。

劝尔惟一言,家声勿沦滓。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