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送族侄式颜

大夫击东胡,胡尘不敢起。

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

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

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

转旆燕赵间,剖符括苍里。

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

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

平生怀感激,本欲候知己。

去矣难重陈,飘然自兹始。

游梁且未遇,适越今何以。

乡山西北愁,竹箭东南美。

峥嵘缙云外,苍莽几千里。

旅雁悲啾啾,朝昏孰云已。

登临多瘴疠,动息在风水。

虽有贤主人,终为客行子。

我携一尊酒,满酌聊劝尔。

劝尔惟一言,家声勿沦滓。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张将军往东击溃了胡军,胡军再也不敢在边境惹是生非。
胡族人民只能痛苦地在山下哭泣,胡人军队战死在沙漠边缘。
属从都因跟随张将军而功勋显著被封为公侯,连许多地位低下的人都因此而获高官显爵。
当时功勋卓著,可惜年老时遭到谗言陷害。
以前屯兵于北国边境,此时被贬到括苍一带任职。
弟兄之间没办法见面,亲戚族人也远在家乡。
他那远大的志向丝毫不因被贬而改变,仍然招纳平民士子。
式颜你平时对张将军常怀感激之心,本来就想等候他这样的知己来赏识你。
过去的事难以多说了,既蒙知己相招,你青云展翅的生涯从此开始了。
以前你游历梁地没有遇上知己,现在到越地去终于可以获得重用了。
你这一去,虽然难免会为远离西北的故乡而愁,但更会为在东南获得重用而喜。
你要去的地方远在巍峨高耸的缙云山外,此去路途苍莽,有几千里之遥。
旅途中大雁啾啾地悲鸣,从早到晚没有停歇之时。
你登山时要小心山川湿热之气,行动和止息都要看好天气和地形。
虽然有贤明的主人,但你终究是身在客中,处于异乡。
我提着一壶酒,满满地斟上一杯,姑且劝一劝你。
我劝你只有一句话,千万不要玷辱了我们家 的名誉。

注释

部曲:部下,属从。
舆台:指地位低的人。
朱紫:朱衣紫绶,形容高官显爵。
馋毁:事见《旧唐书·张守珪传》:“二十七年,仙童事露伏法,守珪以旧功减罪,左迁括州刺史。

剖符:意指任职。
括苍:山名,在今浙江丽水东南。
枌梓:指代乡里。
以:用。
乡山:家乡的山,截止故乡。
缙云:山名,即仙都山,在今浙江缙云东。
苍莽:郊野或天空青碧无涯貌。
瘴疠:山川湿热郁蒸之气,人中之则病。
贤主人:指张守珪。
沦滓:沦落玷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大夫远征东胡,取得胜利之后,胡人的悲惨境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亲人朋友久别不见的哀愁,以及对家国忠诚不渝的情怀。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和深切的情感,表达了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和个人的无奈。

“胡尘不敢起”、“胡马海边死”,形象地展现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强烈而生动。"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则显示了当时统治者的奢侈与权势,这种对比更凸显了战争的残酷。

“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反映了英雄晚年的悲剧命运,而“转旆燕赵间,剖符括苍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代忠诚将领的怀念与自我期许。

"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表达了战争和政治动乱中人们的悲惨遭遇,以及对家国的无尽思念。"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则显示了诗人坚守自己理想与信念。

"平生怀感激,本欲候知己"表达了诗人对于理解和支持的渴望,而“去矣难重陈,飘然自兹始”则是对过往不再回来的无奈接受。

"游梁且未遇,适越今何以"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迷茫。"乡山西北愁,竹箭东南美"则展现了故土之思和物是人的情感交织。

"峥嵘缙云外,苍莽几千里"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苍茫,而“旅雁悲啾啾,朝昏孰云已”则是对远行者和游子的一种深切同情。

"登临多瘴疠,动息在风水"描写了诗人流离失所的艰辛生活。"虽有贤主人,终为客行子"表达了一种客居异乡的孤独感和对归宿的渴望。

最后,“我携一尊酒,满酌聊劝尔。劝尔惟一言,家声勿沦滓”则是诗人以酒会友,以情寄语,表达了对于族侄式颜的关心与期许,以及对家族名誉的珍视。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宋中遇刘书记有别

何代无秀士,高门生此才。

森然睹毛发,若见河山来。

几载困常调,一朝时运催。

白身谒明主,待诏登云台。

相逢梁宋间,与我醉蒿莱。

寒楚眇千里,雪天昼不开。

末路终离别,不能强悲哀。

男儿争富贵,劝尔莫迟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宋中遇陈二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

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

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

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

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宋中遇林卢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

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

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

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溪。

耕耘有山田,纺绩有山妻。

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圭。

谁谓远相访,曩情殊不迷。

檐前举醇醪,灶下烹只鸡。

朔风忽振荡,昨夜寒螀啼。

游子益思归,罢琴伤解携。

出门尽原野,白日黯已低。

始惊道路难,终念言笑暌。

因声谢岑壑,岁暮一攀跻。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杂曲歌辞.邯郸少年行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