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晋卿上元侍宴端门

月上九门开,星河绕露台。

君方枕中梦,我亦化人来。

光动仙毬缒,香馀步辇回。

相从穿万马,衰病若为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月亮升起照亮了九座城门,银河倒映在露台上。
你正在甜美的梦境中,我也幻化为人来到这里。
光芒闪烁如仙球下降,香气残留于御驾返回的路途。
我们相伴穿过万千兵马,只可惜我年老体衰,如何能跟上这壮丽的场面。

注释

月:月亮。
九门:九座城门。
星河:银河。
露台:露天平台。
君:您,指对方。
枕中梦:梦中情境。
我:我。
化人来:幻化成人形而来。
光动:光芒闪烁。
仙毬:仙球,可能指华丽的灯笼或装饰物。
缒:下垂,落下。
步辇:古代帝王乘坐的带有帷幔的小车。
相从:相伴同行。
万马:形容众多兵马。
衰病:年老体衰。
若为:如何能够。
陪:陪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仙境中的宴会,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趣和幻想色彩。开篇“月上九门开,星河绕露台”两句,营造出一个宏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其中“九门”可能指的是宫殿或仙境的大门,“星河绕露台”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光怪陆离的星辰下。月亮和繁星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仿佛是通往仙界的入口。

接着“君方枕中梦,我亦化人来”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梦与幻化的手法,把现实与梦境、真实与虚幻糅合在一起。这里的“我”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是一个仙者,通过梦境与“君”相会,表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交流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第三句“光动仙毬缒”,通过“光动”的描写,传达了仙界物品的灵异之感,“仙毬缒”则是仙界用以娱乐的道具,这里可能暗示了一场仙宴中的游戏或乐趣。

第四句“香馀步辇回”,“香馀”二字形容气味的芬芳,配合“步辇回”一词,更显得这仙宴之中不仅有视觉上的享受,还有嗅觉上的愉悦。同时,“辇”字也让人联想到了古代帝王或尊贵者的乘坐物,因此这里的“步辇回”可能是在描绘一种超凡脱俗的行进方式。

最后两句“相从穿万马,衰病若为陪”,通过“相从穿万马”的壮观场景,传达了一种不畏艰险、自由自在的情怀。这里的“万马”可能象征着世间的喧嚣与繁华,而诗人却能够与君一同穿梭其间,显得超然。末句“衰病若为陪”,则是在表达一种对朋友或知己之间情谊的珍视,即便是身处困顿之中,也愿意陪伴左右。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梦幻般的笔触,描绘了一场超脱尘世的宴会,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词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境界无限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王郑州挽词

羡君华发起琳宫,右辅初还鼓角雄。

千里农桑歌子产,一时冠盖慕萧嵩。

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

京兆同僚几人在,犹思对案笔生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其一)

白发四老人,何曾在商颜。

烦君纸上影,照我胸中山。

山中亦何有,木老土石顽。

正赖天日光,涧谷纷斓斑。

我心空无物,斯文何足关。

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其二)

君归岭北初逢雪,我亦江南五见春。

寄语风流王武子,三人俱是识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呈定国

旧病应逢医口药,新妆渐画入时眉。

信知诗是穷人物,近觉王郎不作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