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其一)

白发四老人,何曾在商颜。

烦君纸上影,照我胸中山。

山中亦何有,木老土石顽。

正赖天日光,涧谷纷斓斑。

我心空无物,斯文何足关。

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四位满头白发的老者,何时曾出现在商颜之地。
劳烦您在纸上留下他们的身影,照亮我心中那座高山。
山中又能有什么?树木老去,土壤岩石坚硬。
全靠阳光普照,山谷间光影斑斓斑斓。
我内心空无一物,这些文采对我而言无关紧要。
请您看那古井之水,世间万物都在其中循环往复。

注释

白发:形容年老的头发。
商颜: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纸上影:指画像或文字记录。
胸中山:心中的高山,比喻崇高的理想或精神。
木老土石顽:形容山中自然环境的沧桑。
天日光:阳光,象征光明和希望。
斯文:这里指文采、学问。
古井水:象征永恒和循环。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伟大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展现了诗人超脱物外、心境澄明的一面。

“白发四老人,何曾在商颜。”这里描绘了一幅四位白发老者聚集图景,通过“何曾在商颜”表达了对过去繁华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和感慨。商颜,是古代美貌女子的代称,这里用来比喻逝去的时光。

“烦君纸上影,照我胸中山。”诗人请画家在纸上勾勒出山川之影,以映照心中的山,即内心所寄托的精神世界。这里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山中亦何有,木老土石顽。”诗人进一步描写山中的景象,其中“木老”等字眼,不仅形容了山中树木的古老,更蕴含着时间的沧桑和生命力的坚韧不拔。

“正赖天日光,涧谷纷斓斑。”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然光照的依赖,以及山谷间溪水在阳光下的闪耀。这里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接受自然赋予之美的态度。

“我心空无物,斯文何足关。”诗人自述内心清净,无所挂念,而对文学艺术则持有超然之态,不再执著于文字游戏和形式技巧。

“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最后两句诗,通过观察古井中的水面,反映出万物皆在其中生动变化,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万象更新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其二)

君归岭北初逢雪,我亦江南五见春。

寄语风流王武子,三人俱是识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呈定国

旧病应逢医口药,新妆渐画入时眉。

信知诗是穷人物,近觉王郎不作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傲轩

先生英妙年,一扫千兔秃。

仕进固有馀,不肯践场屋。

通阛何所傲,傲名非傲俗。

定知轩冕中,享荣不偿辱。

岂无自安计,得失犹转毂。

先生独扬扬,忧患莫能渎。

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

茅檐聊寄寓,俯仰亦自足。

东坡无边春,方寸尽藏蓄。

醉哦旁若无,独侑一樽醁。

床头车马道,残月挂疏木。

朝客纷扰时,先生睡方熟。

形式: 古风

送吕昌朝知嘉州

不羡三刀梦蜀都,聊将八咏继东吴。

卧看古佛凌云阁,敕赐诗人明月湖。

得句会应缘竹鹤,思归宁复为莼鲈。

横空好在修眉色,头白犹堪乞左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