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晨雨大降

望雨终宵三四起,雨来侵晓却安眠。

已知比户皆回命,暗悔前朝易怨天。

官粜虽轻无此饱,帝心稍转即丰年。

翻悲昨见横渠瘠,不缓须臾死道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六月二十晨雨大降》由清代诗人郑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雨水的复杂情感与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首句“望雨终宵三四起”,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夜不能寐,多次起身期盼雨水的情景,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与期待。接着,“雨来侵晓却安眠”,描述了雨水终于来临,诗人得以安心入眠的场景,体现了雨水对于缓解旱情的正面作用。

“已知比户皆回命”,诗人意识到雨水对于百姓生计的重要性,家家户户都因雨水而重获生机。“暗悔前朝易怨天”,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因干旱而怨天尤人的行为感到后悔,强调了雨水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

“官粜虽轻无此饱”,指出即使官方粮食价格低廉,但雨水带来的丰收才是真正的饱足之源。“帝心稍转即丰年”,表达了对皇帝施政的期望,希望其能适时调整政策,以促进农业丰收。

最后,“翻悲昨见横渠瘠,不缓须臾死道边”两句,表达了对过去因干旱导致土地贫瘠、百姓死亡的悲痛之情,强调了雨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和珍贵性。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情感的转折,深刻揭示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民生福祉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类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出威清门绕城而西村景可爱

郭外自然好,不谓过所怀。

久与村野别,顿觉耳目开。

冈峦有登陟,渫沼亦萦回。

荷芰夹田径,瓜壶盖茅柴。

清风偶然度,绿影不可揩。

久行不逢人,俯仰兴转佳。

白云澹晴色,草树阴徐来。

念我巢中居,延企西城隈。

形式: 古风

雪厓洞

秋风吹衣巾,飘然堕丘壑。

溪水流洞门,白云树头落。

昔闻回道人,于此驻黄鹤。

日暮待不来,含情下高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招张子佩琚

世儒谈六经,孔子手删正。

安知口所读,皆属康成定。

念昔诸大师,鞠躬守残剩。

微公集厥成,吾道何由径。

众流汇北海,乃洗秦灰净。

师法千年来,儒者各涵咏。

未闻道学名,自见忠孝竞。

程朱应运生,力能剖其孕。

格致岂冥悟,祖周实郊郑。

俗士不读书,取便谈性命。

开卷不识字,何缘见孔孟。

颓波及前明,儒号多佛性。

季世略稽古,小悟非大醒。

绝学兴皇朝,谈经一何盛。

顾阎实开宗,醇博亦莫更。

后起复宏畅,贾孔妒且敬。

近来经韵翁,照古有全镜。

帝遣明六书,群头莫敢诤。

更得卢王辈,精识邈乎夐。

顾惟十数公,烂诵不计乘。

其于汉前籍,字字经鞫證。

精能固殊尤,细心亦天性。

直耸高密堂,上与日月并。

我无能为役,自觉此身剩。

思傍先人墙,操戈助攻并。

诸老启旌门,后至许同盟。

逝将及今去,神血几何凝。

眷言念我友,短小悍而横。

招君执桴来,助我鼓声劲。

无为百年内,龌龊守贫病。

形式: 古风

霜晓过禹门寺

溪上寒生骨,行行手自磨。

萍红知鸭路,水暗认鱼窠。

石磴苍苔古,山门落叶多。

未应禅宿尽,钟梵共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