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俗(其七)

粤人多悍骄,风声亦惟旧。

儿童仅胜衣,挟箠相格斗。

艺精气益横,质化心忘陋。

家饶喜称侠,世乱甘为寇。

岂伊天性然,习俗所成就。

吾闻互乡童,翱翔圣贤囿。

隐豹弄斓斑,攻驹发驰骤。

佩觿尔何知,义方得无谬。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粤地(指的是岭南地区,即今天的广东一带)的风土人情,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开篇两句“粤人多悍骄,风声亦惟旧”表明粤地的人们性格倔强而自负,他们所追崇的往事也充满了古老的风俗气息。

接下来的四句“儿童仅胜衣,挟箠相格斗。艺精气益横,质化心忘陋”则描绘了一幅儿童争相模仿成人,甚至在艺术上追求极致,气势汹汹,人们在物质享受中迷失本真。

“家饶喜称侠,世乱甘为寇”两句揭示了社会上的乱象,有钱有势的人们喜欢标榜自己是侠客,而在动荡的世道中,人们往往乐于成为强盗,以此作为生存的手段。

“岂伊天性然,习俗所成就”则是诗人对以上现象的一种反思,似乎是在探讨这些行为是否源自人的本性,还是后天习俗的塑造结果。

最后四句“吾闻互乡童,翱翔圣贤囿。隐豹弄斓斑,攻驹发驰骤。佩觿尔何知,义方得无谬”则转向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听说有一种童子,他们在圣贤之园中自由翱翔,这里象征着一种精神的纯净与高尚。隐豹和斓斑可能是比喻,代表着隐藏的才华和文采,而“攻驹发驰骤”则是对这些童子在学问上的勤奋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赞赏与认同,以及对正义之道的执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粤地风土民情的描写,反映出社会问题,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谕俗(其六)

扇马严内仗,貂珰侍宸阍。

哀哉里闾间,刀阉逮鸡豚。

放麑识忠荩,毋卵著格言。

矧利肥甘躯,绝其孳息源。

难销爱欲心,物物天性存。

逆情气必戾,顺化生乃蕃。

谁开口腹谋,无乃伤仁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谕俗(其五)

野人厌羹藜,家有庖丁刀。

徒誇批导手,肯念耕稼劳。

隐然肉山雄,畏彼尺箠操。

春泥卧寒野,夜月犁东皋。

辛勤力已尽,觳觫祸岂逃。

谁无恻隐心,鲜能胜贪饕。

盖帷犹示恩,况异犬马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谕俗(其四)

愚氓扰潢池,艰难亦常态。

簪绅有包藏,事异吁可怪。

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

游言张凶焰,巧谍移机会。

初如卵壳微,跐践悉糜碎。

养成羽翮雄,飞掣韝绳外。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

向来诘端由,罪白不容盖。

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

隆宽俗与新,侥倖汝勿再。

形式: 古风

谕俗(其三)

何州无战争,闽粤祸未销。

或言杀子因,厉气由此招。

蛮陬地瘠狭,世业患不饶。

生女奁分赀,生男野分苗。

往往衣冠门,继嗣无双髫。

前知饮啄定,妄以人力侥。

三纲既自绝,馀泽岂更遥。

王化久淘漉,刑章亦昭昭。

那无舐犊慈,恩勤愧鸱鸮。

冤报且勿论,兹义古所标。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