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诸公本韵各和一篇共三首(其二)

二纪书林得并迁,升沈俱喜在樽前。

非才幸复登群正,大笔犹稽直五砖。

欣听友声同伐木,坦忘情类似虚船。

白头光景尤须惜,乐事相逢且豁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二十年来在书海中求进,无论升迁还是沉浮都杯中尽欢。
并非因为我有才华,而是侥幸能登上高位,但仍然期待写出更多佳作,如同等待五砖之志得以实现。
欢喜与朋友们共论诗文,心情坦然如空舟随波逐流。
珍惜白发苍苍的时光,每当快乐之事相遇,就应尽情享受,心胸开阔。

注释

二纪:二十年。
书林:书海。
并迁:求进。
升沈:升迁沉浮。
非才:并非因为才华。
群正:高位。
大笔:佳作。
稽直:期待实现。
友声:朋友的言论。
伐木:共论诗文。
坦忘:心情坦然。
虚船:空舟。
白头:白发。
光景:时光。
豁然:心胸开阔。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态度的豁达。诗中“二纪书林得并迁,升沈俱喜在樽前”表明诗人因朋友的书信而感到喜悦,这里的“书林”指书籍丰富之地,“迁”意为变动,可理解为诗人的心情随着书信的到来而变化,升沉之间也都充满了喜悦情绪。

接下来的“非才幸复登群正,大笔犹稽直五砖”则透露了诗人对文学成就的自信,“非才”指非凡的才能,“幸复登群正”表明诗人再次获得了认可或荣誉,"大笔犹稽直五砖"则形容其文笔雄健,如同大笔一挥便能书写出价值如同五块金砖的作品。

“欣听友声同伐木,坦忘情类似虚船”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心境,友人的声音宛如一起砍伐树木般和谐,"坦忘"即心胸开阔,忘却烦恼,“情类似虚船”则形容情感轻盈,如同空无一物的小船般自由自在。

最后,“白头光景尤须惜,乐事相逢且豁然”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和享受当下美好时光的态度。"白头"指年老之身,“光景”即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尤须惜”强调了对这些时刻的珍视,“乐事相逢且豁然”则表明诗人在与朋友相遇的快乐中保持着豁达的心态,能够坦然接受一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友谊、文学创作以及生活享受等主题。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诸公本韵各和一篇共三首(其一)

早陪鹓鹭侍丹闱,旋见夔龙陟近司。

西阁屡观新诏草,东曹犹记旧文移。

半途霄壤成分异,几岁江湖役梦思。

席面故人皆显重,可怜颜尉独厖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其二)

大器何妨更晚成,当年师友尽豪英。

高谈每及功名际,壮志元无宠辱惊。

天上玉楼须作记,人间白日睹佳城。

伤心宿草东吴路,云水凄凉万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龙图阁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滕元发挽辞二首(其一)

逸气雄词昔自将,文场独立见轩昂。

飞腾正近烟霄路,献纳尝依日月光。

去国丹心那易折,临州惠爱想难忘。

盖棺未毕经纶志,精爽犹应在帝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龙舒太守杨郎中示及诸公题咏洛阳新居见邀同作辄依安乐先生首唱元韵继和

仲长买宅近高山,饶得群芳不费钱。

地接伊浑宜水竹,门临嵩室足云烟。

未抛簪组真朝隐,更有田园即世仙。

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