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侯研德并示记原

当飨休听《暇豫歌》,破巢完卵为铜驼。

国殇何意存三户,家祭无忘告两河。

击筑泪从天北至,吹箫声向日南多。

知君耻读《五裒传》,但使生徒废《蓼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简侯研德并示记原》中的一段。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此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联“当飨休听《暇豫歌》,破巢完卵为铜驼。”以《暇豫歌》的典故,暗示了在享受安逸之时,应警惕国家的危机。破巢完卵比喻国家虽有残存,却如同破败的鸟巢,脆弱不堪;铜驼象征国家的衰败,暗含亡国之痛。

颔联“国殇何意存三户,家祭无忘告两河。”“三户”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指楚国仅存的三个家族,象征国家的微弱与艰难;“两河”则指黄河与长江流域,代表广大的国土。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存亡的深深忧虑,以及不忘告祭两河流域人民,共赴国难的决心。

颈联“击筑泪从天北至,吹箫声向日南多。”“击筑”和“吹箫”均为古代乐器演奏,此处借以表达哀伤之情。“天北”与“日南”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象征全国上下共同的悲痛与哀思。这两句描绘了全国哀悼的情景,无论南北,人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对国家的哀悼与怀念。

尾联“知君耻读《五裒传》,但使生徒废《蓼莪》。”“五裒传”可能是指《左传》中的篇章,而“蓼莪”则是《诗经》中的一篇哀悼父母的诗。这两句表达了对简侯(即钱谦益自己)的期望,希望他能以历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并且教导学生,让他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悲剧重演。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东归漫兴

林木池鱼灰烬寒,鸳湖恨水去漫漫。

西华葛帔仍梁代,东市朝衣尚汉官。

白鹤遄归无石表,金鸡旋放少纶竿。

招魂倘有巫阳在,历历残棋忍重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丙戌南还赠别故侯家妓人冬哥二首(其一)

绣岭灰飞金谷残,内人红袖泪阑干。

临歧莫怅青娥老,两见仙人泣露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丙戌南还赠别故侯家妓人冬哥二首(其二)

天乐荒凉禁苑倾,教坊凄断旧歌声。

临岐只合懵腾去,不忍听他唱《渭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读史记戏书

汉家争道孝文明,左右临朝问亦轻。

绛灌但知谗贾谊,可思流汗愧陈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