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为大川重说偈言

无流无派亦无源,粝食充饥衲禦寒。

直下承当直下了,有何佛祖有何传。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既无流派也无源头
粗食果腹以抵御严寒

注释

无流无派:没有固定的派别或传承。
亦无源:也没有最初的起源。
粝食:粗糙的食物。
充饥:用来填饱肚子。
衲:麻布或粗布。
禦寒:抵御寒冷。
直下:直接地,毫不犹豫地。
有何佛祖:有什么佛祖(暗示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宗教领袖)。
有何传:有什么教义或传承可以传授。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吴潜所作,名为《代为大川重说偈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自然的心态。

“无流无派亦无源”,表面上看似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宗教和学术的渊源,但实际上反映出对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追求,不受传统束缚。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境界。

“粝食充饥衲禦寒”,这是对生活简单朴素态度的描绘。粝食,即粗茶淡饭;衲衣,即打补丁的衣服。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他对于生活基本需求的满足。

“直下承当直下了,有何佛祖有何传。”这里,诗人通过直接、简洁的语言,似乎在质疑某种宗教信仰或者是学术传统。直白的表达方式体现出诗人的坦率和对真理的直接追求。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生活简单的向往,以及他对外界名利的超然态度。通过这短短几句,吴潜展现了一种清高脱俗、自在飞扬的生命状态。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三)

见说蓬瀛上界连,谁知只在眼睛前。

但须牢踏脚根地,更要放开心里天。

世事可怜旋磨蚁,人情争慕集冠蝉。

若教禁脔曾知味,不似鱼羹饭泰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五)

空绡图画几曾收,楼外苍林远更悠。

日莫群乌投栎社,天长数雁落芦洲。

为谙世上空花景,最喜山中落叶秋。

官事渐稀农事了,携壶挈榼可容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古风一首送常明仲还里社

韪轩吾石友,相从三十年。

舌本多文献,胸笥皆简编。

脊梁硬于铁,虽贫不言钱。

古井波愈静,老干骨尤坚。

眨眼七十翁,酡颜映银髯。

辞我归旧隐,从此将终焉。

我怀虽恻楚,君意难弃捐。

顾我亦岁徂,华发蒙其颠。

君王念帷盖,高车会当悬。

尔汝一蘧庐,日月双弹圆。

合离与聚散,暮景必复然。

以兹强排遣,送君鄞水边。

空江涨夏潦,远山生夕烟。

野鸟投林飞,渔舟冲浦还。

万物各有适,人生且随缘。

江东企西浙,道里无半千。

幸及身强健,尚可相周旋。

所愧韩魏公,不能官老泉。

形式: 古风

句(其二)

粲粲黄金裾,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拟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形式: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