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其五)

空绡图画几曾收,楼外苍林远更悠。

日莫群乌投栎社,天长数雁落芦洲。

为谙世上空花景,最喜山中落叶秋。

官事渐稀农事了,携壶挈榼可容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从未收藏过空绡画作,楼外深林远方更显幽深。
傍晚时分乌鸦归巢栎树林,天长日久几只大雁落在芦苇滩头。
深知世间繁华如梦幻,最喜欢山中秋天落叶的宁静。
官务渐渐稀少农事已了,带着酒壶提着酒篮,是否容得下这闲适时光?

注释

空绡:轻薄透明的丝绸。
图画:画卷。
更:更加。
悠:深远。
日莫:傍晚。
群乌:一群乌鸦。
投栎社:归巢于橡树丛。
芦洲:芦苇丛生的水边。
谙:熟悉。
空花景:虚幻的景象。
落叶秋:秋天落叶。
渐稀:逐渐减少。
农事了:农事完毕。
携壶挈榼:携带酒壶和酒杯。
容不:能否容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情寄托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首句“空绡图画几曾收”,通过对古代名人不屑于收藏艺术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束缚的超脱。紧接着,“楼外苍林远更悠”则展现了诗人所处之环境的宁静与广阔。下片“日莫群乌投栎社,天长数雁落芦洲”,以鸟儿归巢和大雁南飞作为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写实,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为谙世上空花景,最喜山中落叶秋”一句,诗人表达了对红尘俗世的淡漠,以及对山林深处、特别是秋天落叶景致的偏爱。这里,“空花景”暗指的是虚幻不实的世间繁华,而“落叶秋”则象征着自然界中真挚而又静谧的美。

末尾两句“官事渐稀农事了,携壶挈榼可容不”,表明诗人对于世俗之事已经淡然处之,可以安心地从事田园生活,不必为官场琐事所扰。这里,“携壶挈榼”象征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世俗纷争、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古风一首送常明仲还里社

韪轩吾石友,相从三十年。

舌本多文献,胸笥皆简编。

脊梁硬于铁,虽贫不言钱。

古井波愈静,老干骨尤坚。

眨眼七十翁,酡颜映银髯。

辞我归旧隐,从此将终焉。

我怀虽恻楚,君意难弃捐。

顾我亦岁徂,华发蒙其颠。

君王念帷盖,高车会当悬。

尔汝一蘧庐,日月双弹圆。

合离与聚散,暮景必复然。

以兹强排遣,送君鄞水边。

空江涨夏潦,远山生夕烟。

野鸟投林飞,渔舟冲浦还。

万物各有适,人生且随缘。

江东企西浙,道里无半千。

幸及身强健,尚可相周旋。

所愧韩魏公,不能官老泉。

形式: 古风

句(其二)

粲粲黄金裾,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拟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形式: 押[虞]韵

对黄花

当年脱却戏衫回,又被官差唤出来。

疾恶念轻缘练历,好名心懒为衰摧。

莫愁白发家千里,且对黄花酒一杯。

信美江山非我土,倚空凝伫更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再用出郊韵三首(其二)

远山空处断云收,一段秋光野思悠。

鹰隼不妨侵碧落,鱼凫自觉得沧洲。

桑榆晚景能多日,桂菊他乡又一秋。

聊把清尊浇眊氉,兹游还可再寻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