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清隐持正禅师

清隐开山有胜缘,南山松竹上参天。

擗开华岳三峰手,参得浮山九带禅。

水鸟风林成佛事,粥鱼斋鼓到江船。

异时折脚铛安稳,更种平湖十顷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清隐法师在山中开辟道场,缘分深厚,南山的松竹直插云天。
他有如劈开华山三座高峰的手法,深入理解了浮山九带的禅意。
水边的鸟儿和林间的风声都成了佛法的象征,斋饭的粥鱼和寺庙的鼓声传到了江边的船只。
将来有一天,即使折断了脚下的锅,生活也会安稳,还会在湖边种植大片的莲花。

注释

清隐:僧人名,可能指修行者。
参天:形容极高,直入云霄。
华岳: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象征高峻。
浮山:可能是地名,也可能象征虚无缥缈的禅境。
粥鱼:素食,僧人常食。
铛:古代炊具,这里指生活用品。
莲:佛教象征纯洁,也寓意清净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赠给名叫清隐的持正禅师的作品,表达了对禅师在清幽山林中修行的赞赏和对其禅学造诣的钦佩。首句“清隐开山有胜缘”描绘了禅师选择了一个环境优美、适合修行的地方,暗示了他与佛法的深厚缘分。次句“南山松竹上参天”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高洁与禅师的超然,松竹象征着坚韧与清静。

第三句“擗开华岳三峰手”运用夸张手法,赞美禅师的智慧如同能移山之手,显示出其深厚的禅修功力。第四句“参得浮山九带禅”则借浮山的九条山脉来比喻禅师深入领悟的佛法层次。第五句“水鸟风林成佛事”将自然界的生灵与禅修活动联系起来,体现了禅宗的万物皆可证道的理念。

后两句“粥鱼斋鼓到江船”描绘了禅师生活的简朴与修行的普及,连江边船只都能感受到禅意。最后一句“异时折脚铛安稳,更种平湖十顷莲”预祝禅师未来生活宁静,如折足铛(一种煮食器)般安稳,同时期待他在湖边广种莲花,寓意禅心清净如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禅师的修行境界和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富有禅意和哲理。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赠惠洪

数面欣羊胛,论诗喜雉膏。

眼横湘水暮,云献楚天高。

堕我玉麈尾,乞君宫锦袍。

月清放舟舫,万里渺云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赠谢敞王博喻

高哉孔孟如秋月,万古清光仰照临。

千里特来求骥马,两生于此敌南金。

文章最忌随人后,道德无多只本心。

废轸断弦尘漠漠,起予惆怅伯牙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黔南贾使君

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懋宗奉议有佳句咏冷庭叟野居庭坚于庭叟有十八年之旧故次韵赠之

城西冷叟半忙閒,人道王阳得早还。

四望楼台皆我有,一原花竹住中间。

初无狗盗窥篱落,底事蛾眉失锁关。

每为朝天三十里,时时惊枕梦催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