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其二)

试尽风波万里身,到官山水却宜人。

君知晏子恩仍厚,还与从来旧卜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初到杭州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感受。

首句“试尽风波万里身”,诗人以“试尽”二字开篇,表明自己经历了无数的风浪和艰辛,才得以到达此地。这里的“风波”不仅指自然界的风浪,也暗喻人生的坎坷与挑战。“万里身”则强调了旅途的遥远与艰难,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辛劳。

第二句“到官山水却宜人”,转折笔锋,描述了诗人到达杭州后,面对这里的山水风光,感到格外舒适和惬意。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之前的艰辛与现在的愉悦形成鲜明对照,展现了诗人对杭州美景的深深喜爱。

接下来,“君知晏子恩仍厚,还与从来旧卜邻”,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诗人提到晏子(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意在借古代贤士之名,表达对杭州人民深厚的情谊和尊重。同时,“还与从来旧卜邻”一句,既是对当地居民友善态度的感激,也是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的体现。这里“卜邻”一词,原指选择邻居,此处用以形容诗人希望与当地人和谐共处,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初到杭州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切感受和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二)

眼看西湖不暂来,簿书无算拨还开。

三年屈指浑将尽,记取从今得几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三)

湖山欲买恨无钱,且尽芳樽对玉盘。

菱角鸡头应已厌,蟹螯马颊更勤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四)

终日清漪弄短桡,久忘车乘走翘翘。

秋风且食鲈鱼美,洛下诸生未可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五)

滞留朝市常嫌闹,放弃江湖也未闲。

孤舫粗穷千顷浪,肩舆未尽百重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