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二)

眼看西湖不暂来,簿书无算拨还开。

三年屈指浑将尽,记取从今得几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与珍惜之情。

首句“眼看西湖不暂来”,诗人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渴望与向往,却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西湖之美,让人心驰神往,但诗人却只能远观而不能近赏,这种情感的落差,使得诗句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第二句“簿书无算拨还开”,转而描述了诗人在公务繁忙之时,如何在繁杂的文书工作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解脱。这里的“拨还开”既是对公务的暂时摆脱,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释放。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他在忙碌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接下来的“三年屈指浑将尽”,诗人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回顾过去三年的生活。这里的“屈指”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短暂与珍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在有限的时间里,诗人希望能够珍惜每一次与西湖相遇的机会,表达出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记取从今得几回”,诗人将思绪拉回到现实,提醒自己要记住从今往后还能有多少次机会欣赏西湖的美景。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西湖之美的深深眷恋,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珍惜。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与西湖相遇,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珍惜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苏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到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三)

湖山欲买恨无钱,且尽芳樽对玉盘。

菱角鸡头应已厌,蟹螯马颊更勤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四)

终日清漪弄短桡,久忘车乘走翘翘。

秋风且食鲈鱼美,洛下诸生未可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五)

滞留朝市常嫌闹,放弃江湖也未闲。

孤舫粗穷千顷浪,肩舆未尽百重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为赋三首(其二)

虚室无寻丈,青山有百层。

回峰看不足,危石恐将崩。

听法来天女,依岩老梵僧。

须弥传纳芥,观此信还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