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事到盖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为公。
试看倾郭盈襟泪,尽是忘餐振廪功。
荣贵但知崇己欲,文章未必济民穷。
如君厚积人谁忌,惟恐君家积未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挽陈将仕》,通过分析其内容和艺术特点,可以窥见诗人的深意。
首句“事到盖棺方始定,言于陋巷乃为公”表明只有在临终之际人们才能看清一生的功业,而之前的言论往往不值得信赖。这里“盖棺”指的是死后用棺材覆盖,“陋巷”则是普通的小巷,象征平凡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两组对比鲜明的词语,强调了真实评价应在事后,而非事中。
接着,“试看倾郭盈襟泪,尽是忘餐振廪功”则描绘了一位将仕临终之际,家人悲泣的情景。其中“倾郭盈襟泪”形象地表达了极度的哀伤,而“忘餐振廪功”则暗示了这位将仕生前可能为了国家和百姓的福祉而牺牲了个人的生活,到了临终才被人们所铭记。
第三句“荣贵但知崇己欲,文章未必济民穷”批评了一些只知道追求个人荣华富贵,而对社会、人民没有实际贡献的文人。诗中指出,他们虽然有文学成就,但这些成就并不能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
最后,“如君厚积人谁忌,惟恐君家积未丰”则是对这位将仕的一种安慰和担忧。诗人认为像您这样的人物,即使积累了很多,也没有人会嫉妒,但同时也希望您的家族能够真正富裕起来。
整首诗通过对将仕生前的功绩与死后的评价进行反思,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名利与社会责任的深刻见解。
不详
忆昔痴儿幸,联君季氏姻。
两家成契阔,一梦记酸辛。
乡誉闻君子,铭章又古人。
落花愁暮雨,凄冷不成春。
书种开风气,儒声动海涯。
一门团义聚,千里择名师。
重卦终须卜,留耕已可菑。
贤书初入贡,玉树影参差。
敛衽从童丱,巢枝幸里闾。
尘踪谁抆拭,馀论借吹嘘。
得意鸣珂地,惊嗟素锦车。
直言公不死,兰玉秀阶除。
蔚蔚郎闱望,皇皇使节辉。
竞时俱勇往,怀宝独言归。
皂盖人方惜,黄粱梦已非。
萧山遗老在,谁使涕交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