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连鳌亭

危亭为谁小,临此一泓碧。

晴天戏投饵,戢戢见尾脊。

而以鳌名之,相顾愕坐客。

昔人醉鱼海,六鳌曾偶得。

归来眉目间,津津有矜色。

安知华藏界,持取等戏剧。

纳之芥子中,不见有迫窄。

巨细何足较,未出是非域。

夫子忻然笑,请以书屋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小亭子坐落在清澈的池塘边,晴天时有人在池中垂钓,只见鱼尾和脊背。亭子以“鳌”命名,让在场的客人感到惊讶。诗人联想到古代有人在大海中醉酒钓鱼,甚至得到了六只鳌。归来后,他们脸上洋溢着得意的表情。诗人感慨于这些故事,认为它们都出自于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世界,即使被装入芥子中,也不会显得局促。他认为大小之别并不重要,因为它们都不超出是非的范畴。最后,诗人欣然一笑,并请求将这段话写在书房的墙壁上。整首诗通过描述钓鱼场景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宇宙万物普遍联系的感悟。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同游云盖分题得云字

公才如天骥,超绝气逸群。

低摧簿书中,一笑置勿论。

我如剪翎鹤,俛啄穷朝昏。

生涯无窖子,乞食尝扣门。

但为口腹累,乖隔如参辰。

此夕复何夕,共宿湘山云。

境清藏胜气,情高发幽欣。

天风吹笑语,乞与人间闻。

念公翰墨场,少年策奇勋。

世味如嚼蜡,喜著磨衲裙。

裴公师黄檗,圆泽友李憕。

因法偶相逢,则以法为亲。

安知我与子,夙昔非弟昆。

吾闻三生石,曾歌旧精魂。

他年葛洪陂,相寻定烦君。

先当理故事,过山寻老仁。

要同夏口村,发瓮惊前身。

形式: 古风

治中吴傅朋母夫人王逢原之女也傅朋作堂名养志乞诗为作此

少节暮年名太重,诏书致之坚不动。

当年捧檄良为亲,安知坐中有张奉。

茅容避雨依树丛,旁人夷踞渠独恭。

朝来杀鸡本供母,从教床下拜林宗。

两翁高行今谁继,吴侯作堂深措置。

镜中勋业姑置之,自广其心养其志。

传闻绝似广陵公,从来孟陶风味同。

未能侯门烦倒屐,想见窗户开青红。

夫人年高视听捷,扶持不用如华妾。

十分金叶寿千龄,笑看醉红潮玉颊。

形式: 古风

寄彭景醇奉议

我庵湘山麓,君家湘江尾。

共看湘山云,同饮湘江水。

君有负郭田,饱食骄稚世。

小儿探井臼,大儿了租税。

我独生事拙,饘粥每不继。

君如李大夫,时时容乞米。

永怀湖山堂,风物自闲美。

楞严初读罢,篆冷空窗几。

微风拾残红,幽鸟妨春睡。

苍苔满门巷,榆柳阴覆砌。

杖策亦窥园,悠然望层翠。

岁时无营为,祭奠修家礼。

自觉去幼安,正复不远耳。

遥知读此诗,忻然开笑齿。

形式: 古风

宿湘阴村野大雪寄湖山居士

梦回闻打窗,晓起喜覆瓦。

江山惊昼永,秀色玄相借。

升鞍风便旋,浩荡春随马。

不忧江瘴生,更喜麦连野。

湘山宜可老,庆吊同里社。

乃尔废推挤,眷此多贤者。

湖山薝卜林,为我花连夜。

想见老居士,拥衲清入画。

山阴兴未尽,玉麈思对把。

政恐触机锋,怒遭握拳打。

遥知和此诗,呵笔意闲暇。

妙语斗清妍,正围红粉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