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姬墓

梦别芙蓉殿头,断钗零落谁收?

土昏青镜忘晓,月冷珠襦恨秋。

麋鹿昔来废院,牛羊今上荒丘。

香魂若怨亡国,莫与西施共游。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琼姬墓》,通过对琼姬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女子命运的感慨。首句“梦别芙蓉殿头”以梦境起笔,暗示了琼姬生前可能曾是宫廷中的人物,与芙蓉殿相关联。"断钗零落谁收"则描绘了墓地的凄凉景象,暗示了琼姬的不幸遭遇和身后无人问津。

接下来,“土昏青镜忘晓,月冷珠襦恨秋”通过“青镜”和“珠襦”这些女性物品,进一步渲染了琼姬的孤独与哀愁,夜晚的寂静和寒冷更增添了她的悲凉。"麋鹿昔来废院,牛羊今上荒丘"描绘了昔日宫殿的荒芜,暗示了王朝的衰败和琼姬所处时代的变迁。

最后两句“香魂若怨亡国,莫与西施共游”以“香魂”象征琼姬的灵魂,表达了对她亡国之痛的深深同情,同时也借西施的典故,暗示了历史的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告诫后人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琼姬墓的描绘,寓言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悲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921)

高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字:季迪
  • 号:槎轩
  • 籍贯:江苏苏州
  • 生卒年:1336-1373

相关古诗词

吊七姬冢

叠玉连珠弃草根,仙游应逐马嵬魂。

孤坟掩夜香初冷,几帐留春被尚温。

佳丽总伤身薄命,艰危未负主多恩。

争妍无复呈歌舞,寂寂苍苔锁院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虎丘次清远道士诗韵

神仙不可羁,乘螭蹑云汉。

岂将避嬴刘,荒山事穷窜。

何年东观海,一至此峰玩。

悠悠清诗传,窅窅遗迹漫。

我来继登临,长啸帻初岸。

既秋烟萝疏,欲雨风竹乱。

夜深空潭黑,月吐石壁半。

龙惊汲僧来,鸟喜游客散。

阁掩林下夕,钟鸣岩中旦。

胜赏谁能穷,今古赋篇翰。

飞腾子何之,汨没余可叹。

安得契真期,超然豁灵赞。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天平山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

十里松杉风,吹醒尘土梦。

兹山凡几到,题字遍岩洞。

阳崖树冬荣,阴谷泉下冻。

怪石立谁扶,灵草生岂种。

白云蓊然来,诸峰欲浮动。

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凌藓知履滑,披岚觉裘重。

尝登最上颠,远见湖影空。

渔樵渡溪孤,鸟雀归村众。

还寻老僧居,隔竹听清诵。

慰我跻攀劳,为设茶笋供。

几年历忧欢,造物若揶弄。

迷途远山林,迟暮堪自讼。

难追谢公游,空发阮生恸。

身今解组绂,明时愧无用。

闲持九节筇,寻访事狂纵。

石屋秋可眠,山猿许分共。

形式: 古风

洞庭山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居人仿佛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

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出霜猿呼。

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

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

天后每降龙垂胡,神钲忽响惊栖鼯。

自悬日月照洞内,古木阴蔽空朝晡。

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

灵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苍生苏。

后来好事多继往,石壁篆刻犹堪摹。

千年玉鼠化蝙蝠,下扑炬火如飞乌。

玄关拒闭谁复到,似怪衣上腥尘污。

勿言神仙事恍惚,灵迹具在良非诬。

我生扰扰胡为乎,坐见白发生头颅。

久欲寻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缘妻孥。

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

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

夜登天坛扫落叶,自取薪水供丹垆。

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许无?

狂语醉发应卢胡。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