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后见梁王未免哀,奈何无计拯倾颓。
若教彼相颠扶得,争遣明公到此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事的哀叹和无奈,以及对梁王的同情之情。"后见梁王未免哀"表达了诗人在经历过某些事情之后,对梁王遭遇的悲痛无法释怀。"奈何无计拯倾颓"则表现出诗人面对梁王的困境,感到束手无策,无从挽救。
接下来的两句"若教彼相颠扶得,争遣明公到此来"中,“若教”是假设之词,意在设想如果能够帮助梁王共同解决问题的话;“彼相颠扶得”则是希望梁王能得到支持与援手,以免其政权倾覆。最后的“争遣明公到此来”表达了诗人急切的心情,愿意派遣贤明之士(即"明公")前去帮助梁王,这里的"争"字强调了迫切的心情和举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关切,以及对于朋友或同僚遭遇困境时所表现出的深情厚谊。
不详
肯与公卿作等伦,澹然名德只推君。
任他车骑来相访,箫鼓盈庭似不闻。
位高名重不堪疑,恳让仪同帝亦知。
不学常流争进取,却忧门有二台司。
显达何曾肯系心,筑居郊外好园林。
赚他谢朏出山去,赢得高名直至今。
至尊尊贵异人间,御膳天厨岂等闲。
惜得裹蒸无用处,不如安霸取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