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山人寻仙歌

鬒发尽白雪垂肩,玉颜桃花如少年。

人言世事了不对,坐中往往爱逃禅。

一朝寻仙游五岳,踏穿芒鞋不停脚。

朝登快阁挹流霞,暮宿云房捣灵药。

会言曾见裴庆父,弃妻走入真人府。

卧处草深三尺余,每入空山骑饥虎。

陌上忽逢铜鼓张,一片青毡单掩阳。

暝归岩洞抱龙宿,腥涎满身闻异香。

大岳人传大造化,夜走深山及奔马。

人问真言一字无,只把圆圈手中画。

后来作者张雪樵,雪山枯坐影萧萧。

自云参透元宫事,已见三花顶上飘。

龙宫主人杨伯雨,啬精炼形如处女。

百尺梯桥万丈潭,携至希夷讲经处。

七星岩下张光明,施药归来眼倍青。

怪松无枝洞底黑,日日鞭龙上太清。

大聂小聂见最晚,气爽神清意诞散。

半榻山云千卷书,相过一饱黄精饭。

归来招予早避名,人间寂寞道初成。

盘陀石上跏趺坐,固守虚无专养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杨山人寻仙歌》描绘了一位杨姓山人的寻仙之旅。首句“鬒发尽白雪垂肩,玉颜桃花如少年”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人虽年老却仍葆有青春容颜的形象。接下来通过“坐中往往爱逃禅”暗示他追求超脱尘世的生活。

诗中山人“一朝寻仙游五岳”,不畏艰险,踏遍名山,“朝登快阁挹流霞,暮宿云房捣灵药”,展现了他对仙道的执着追求。他甚至遇见了裴庆父这样的传奇人物,后者的生活荒诞而神秘,居住在深山之中。

山人的生活充满了奇异的经历,如与龙共宿、遇见铜鼓张等,这些都体现了道教神话色彩和对自然的敬畏。他的修行得到了大岳人的认可,但又保持沉默,仅以圆圈手势表达真言。

最后,诗人提到张雪樵、杨伯雨等其他仙人形象,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修炼方式和境界,如雪山枯坐、修炼身形、深入经论等。而山人王问则选择“归来招予早避名”,在盘陀石上静坐修炼,专注于虚无,滋养内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仙人追求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道教理想,以及隐逸生活的神秘与超脱。

收录诗词(92)

王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虚道院访鹤山道士

洞虚清寒十二时,绛楼帘幕镇长垂。

庭中槭槭卷风叶,玉露雕落青梧枝。

身骑飞龙逐流电,闻君受法通明殿。

万里云霄鹤一声,夜静归来月如练。

形式: 古风

彼倭行

去年倭奴劫上海,今年绎骚临姑苏。

横飞双刀乱使箭,城边野草人血涂。

五郡陈红王外廪,洪武以来无一警。

自从妖啸失农耕,伐鼓敲金穷旦暝。

四月五月圩水平,氓丁悉索驱上城。

官军岂无一寸铁,坐劝彼倭来横行。

形式: 古风

潘海痴

潘海痴,发离披,行年五十而无雌。

踏伏烧营贼皱眉,口不要赏索餔醨。

三千广兵帅者谁?错金刀头市上嬉。

射雉城南夜黑归,大呼城门将吏欺,岁给巨万奚以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芳树

园中芳树,靓妆春驻。

拂槛临池杂俎新,佳辰常与东风遇。

树下双鬟云雾绡,湿红新巘蔷薇露。

珠箔银床独自栖,陌上才人暗相许。

只愁花信妒风多,晓来忘却啼莺处。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