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高赋亭二首(其二)》由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凉。诗中以“事变纷纷不可防”开篇,点明了人生变化无常,难以预料的主题。接着,“祇应人世恶忧伤”一句,表达了对世间苦难的深切感慨,暗示了人生的痛苦与挣扎。
“高情易与时风背,远虑空为智士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人性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高洁的情操往往与世俗的风气相悖,而深谋远虑的智者在现实中却常常徒劳无功,凸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感古有怀成戚戚,就书图活得遑遑”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在阅读古人的事迹时,内心充满了哀愁,试图从书中寻找生存的意义,但这种努力显得疲惫而无力。
最后,“贫穷到处乖悰况,不但他乡异故乡”总结了全诗的主旨,指出无论身处何地,贫穷与孤独都是难以避免的困境,不仅仅是异乡的客居之苦,更是心灵深处的孤独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性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