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游八关寺

闭门睡过春,出门绿满城。

八关池上柳,絮罢但藏莺。

世故剧千猬,今朝此闲行。

草木随时好,客恨终难平。

寺有石壁胜,诗无康乐声。

扶鞍不得上,新月水中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我闭门度过春天,出门时城市已被绿色覆盖。
池塘边的柳树下,柳絮纷飞后只有黄莺鸟藏身。
世事纷繁如刺猬般密集,今天我却悠闲地漫步。
花草树木顺应时节,而我的客居之愁始终无法平息。
寺庙的石壁景色优美,但缺少了康乐诗人的吟唱。
我扶着马鞍却无法骑行,因为新月已映在水中。

注释

闭门:居家不出。
绿满城:城市到处都是绿色。
八关池:某个池塘。
絮罢:柳絮飞完。
藏莺:隐藏黄莺。
世故:世事复杂。
剧千猬:像刺猬一样多。
闲行:闲适行走。
客恨:旅人之愁。
终难平:难以消除。
石壁胜:石壁景色优美。
诗无康乐声:没有康乐诗人的吟诵。
扶鞍:扶着马鞍。
新月水中生:新月倒映在水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与义在初夏时节闭门小憩后,出门所见的盎然生机。他漫步于满城绿色之中,八关池畔的柳树已经飘完了絮,只有莺鸟在枝头藏匿,营造出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感叹世事纷扰如刺猬般密集,但在这样的闲暇时刻,他得以暂时抛开烦恼,欣赏自然之美。

诗人赞赏八关寺的石壁景致,然而却遗憾地感到没有像谢灵运(康乐)那样的文采,无法留下传世佳作。最后,他描绘自己扶着马鞍却无法再前行,只能看着新月在水中升起,寓言般的表达了内心的遗憾和淡淡的哀愁。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借景抒怀,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感慨与个人情感的诗篇。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别大光

堂堂一年长,渺渺三秋阔。

恍然衡山前,相遇各白发。

岁穷窗欲霰,人老情难竭。

君有杯中物,我有肝肺热。

饮尽不能起,交深忘事拙。

乾坤日多虞,游子屡惊骨。

衡阳非不遥,雁意犹超忽。

一生能几回,百计易相夺。

滔滔江受风,耿耿客孤发。

他夕怀君子,岩间望明月。

形式: 古风

别岳州

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

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

丈夫少壮日,忍穷不自恕。

乘除冀晚泰,乃复逢变故。

经年岳阳楼,不见宫南树。

辞巢已万里,两脚未遑住。

水落君山高,洞庭秋已素。

浮云易归岫,远客难回顾。

飘然一瓶锡,未知所挂处。

寂寞短歌行,萧条远游赋。

学道始恨晚,为儒孰非腐。

乾坤杳茫茫,三叹出门去。

形式: 古风

均台辞二首(其二)

东家西家尔盍来,听说空圄如春台。

决曹高卧印生绿,丛棘化为交逊木。

策勋此木那可遗,动地风摇枝不曲。

愿我无讼到来云,莫辞著力借寇君。

借得贤侯虽尔职,但恐朝廷要人调鼎实。

形式: 古风

均台辞二首(其一)

小桃借春春已来,平分和气入均台。

夜来台边草环绿,今朝芒生满三木。

街头拍手闹千儿,齐唱中和宣布曲。

使君坐啸闹如云,请酿百川寿使君。

但愿使君长乐职,不须更看杓虚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