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

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佛屋前面春草生,贵妃如柳轻骨化尘埃。
自古以来,绝世姿容难寻得,不攻破中原不算英雄。

注释

佛屋:指佛寺或佛像所在的屋宇。
野草春:春天的野草生长旺盛。
贵妃:古代对杨贵妃的尊称,此处泛指美女。
轻骨: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尘: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消失。
从来:自古以来。
绝色:极美的容貌。
难得:难以得到。
不破:没有攻破。
中原:古代指中原地区,这里可能象征重要目标或难关。
未是人:不算真正的英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现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主题。佛屋前的野草在春天生长繁盛,而唐玄宗宠爱的贵妃杨玉环却早已离世,她轻盈的骨灰也化作尘土。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瞬间美好而短暂的反思。

"从来绝色知难得,"这一句强调了美好的东西不易获得,它在这里既指杨贵妃的绝世美貌,也象征着她与唐玄宗之间的爱情。"不破中原未是人"则表达了一种英雄气概,只有经历过重大考验,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这两句诗不仅是在赞叹杨贵妃的美貌,更是在颂扬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能够重振国势的英勇。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过往历史事件的回顾,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和英雄主义的赞美。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中秋不见月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中秋夜不见月

阴云薄雾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乌程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

一瓶犹是乌程酒,须对霜风度泫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书怀

钓船抛却异乡来,拟向何门用不才。

日晚独登楼上望,马蹄车辙满尘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