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看花行寄示谊儒侄

少年看花日千遭,黄金买笑侠气豪。

盏斟西凉绿蒲萄,燕歌赵舞纷绮罗。

插花上马玉颜酡,鞭马如风花底过。

九天阊阖手可摩,扬眉不怕金吾诃。

杜鹃一声啼山阿,门掩绿苔愁秦娥。

春树红颜能几何,万里封侯成蹉跎。

河南布衣正婆娑,却笑因风想玉珂。

未肯岩前扪翠萝,商丘不唱采芝歌。

独深于易如邹轲,紫阳真人声相和。

莲荡归来扬其波,我傍梅花读遗书,不知纷纷坐久落花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少年看花行寄示谊儒侄》,出自北宋时期的词人阳枋之手。阳枋以其婉约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少年看花日千遭,黄金买笑侠气豪。”开篇即以少年与花为题,少年对花的观赏如同日常,每一次都带着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黄金买笑,则是用尽一生的财富去换取那份侠客般的豪迈与洒脱。

“盏斟西凉绿蒲萄,燕歌赵舞纷绮罗。”接下来,诗人通过对西凉美酒和绿色葡萄的描写,以及燕国的歌曲和赵国的舞蹈,展现了一场盛大的宴席或节日庆典。纷绮罗,则是形容华丽而繁复的织物,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

“插花上马玉颜酡,鞭马如风花底过。”少年骑在马背上,将花插在头发间,面色微醺,显得格外英俊。随后,他挥鞭驱马,如同疾风一般穿梭于花丛之中。

“九天阊阖手可摩,扬眉不怕金吾诃。”诗人借用神话中的九天阊阖,比喻少年的气势如同能触摸到天际,他的勇敢和自信,让他面对任何责难都不屈服。

“杜鹃一声啼山阿,门掩绿苔愁秦娥。”接下来的几句转向了内心的情感表达。杜鹃的叫声如同穿越山谷,而少年的心中却是满怀忧虑和思念。

“春树红颜能几何,万里封侯成蹉跎。”春天的花开得如此之盛,让人不禁思考这种美好能持续多久。诗中的“万里封侯”则描绘了一种功成名就后的悠闲自在。

“河南布衣正婆娑,却笑因风想玉珂。”河南的布衣少女在轻柔的风中微微摇曳,她的心中却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味和怀念。

“未肯岩前扪翠萝,商丘不唱采芝歌。”少年并不愿意在岩石前触摸绿色的蕨类植物,因为他更倾向于追求精神上的高远。商丘之地,他也不再唱采芝的歌谣。

“独深于易如邹轲,紫阳真人声相和。”诗中最后一部分,少年的心灵与古代圣贤易、邹轲等人的境界相通,而紫阳真人则是道教中的高僧,他们的声音似乎在空中回荡,与自然和谐共生。

“莲荡归来扬其波,我傍梅花读遗书,不知纷纷坐久落花多。”诗的结尾,以莲花的飘逸和归来的波涛作为意象,少年伴随着梅花阅读古人的遗留文字,不知不觉间坐了许久,只见满地的落花。

这首诗通过对少年与花、宴席、马背上的英俊形象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和美好的精神世界。阳枋在其中融入了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让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能够感受到诗中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动人情感的力量。

收录诗词(226)

阳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字:正父
  •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 生卒年:1187-1267

相关古诗词

开庆元年二儿自白水之江陵閒作数语送行且劝归也

举家出三峡,去乡二千里。

卜筑罄囊资,苟全留白水。

诛茅炊赤稻,䄺稗日嵌齿。

芥根充鼎实,屡空啜清泚。

残编发空箱,矮窗聊复尔。

昼诵夜无灯,早寝接晏起。

江国多雪霜,木火谢司燬。

冻冱袭重茅,刮肌复侵髓。

瓶储斗升粒,食聚三百指。

子行其谓何,艰难急生理。

轻财性则然,苦节此时矣。

荆江萃交朋,酬答宁容已。

长语废百事,频游迷短晷。

接䍦防倒著,拍手儿童耻。

食息在顾养,交抨系金柅。

有怀赵乙囊,勿错孟尝履。

泉竭云自中,风惊吹戍垒。

廪粟不可縻,市门亦难倚。

我老惊太衰,孙稚要提耳。

来岁属庚申,上旬逢丙子。

人事顾天时,沟壑虞近止。

梅腊早还家,浊醪同酌兕。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淇沟呈钱匏庵参军

越客归舟发楚乡,淇沟落日照衣裳。

浴凫飞鹭波光净,远树平芜野色苍。

兴在九霄骑赤鲩,萝惊孤枕熟黄粱。

参军坐上多亲友,独有玄晖返路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长风峡避风和全父弟韵

惨舒异气无异机,交朋论心不论迹。

诗书一酌饮芝兰,风雨连宵听萧瑟。

旋调诗律破愁城,閒弄局棋消短日。

酒来思逸吟转高,笑罢江横颜自怿。

坐久那知风袂寒,眠酣未问霜衾湿。

四时翻转无停机,一理浑融何所适。

佳山好水看已多,江乡谁作莼鲈忆。

天人之际妙复微,莫事空言须践实。

形式: 古风

丙寅八月旦晨兴尚早坐而假寐梦与客诵诗云藜羹藿啜蔬园芳黄花晚节凌秋霜因增成十韵寄壬儿

偻指寅年已半强,烦歊能几还凄凉。

风叶有声宵鸣廊,试拥衾紬眠藤床。

晓钲铮铮楼点长,清梦了了哦诗章。

藜羹藿啜蔬园芳,黄花晚节凌秋霜。

起挑木火然心香,晴云收雨烟黄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