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永思堂为张茂功赋》是明代诗人曹义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对故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联“之子思亲惨不欢,常时惆怅泪阑干”,开篇即点明主题,以“之子”指代逝去的亲人,表达了诗人因思念亲人而内心悲痛、无法自抑的情状,泪如泉涌,难以控制。这种强烈的感情流露,奠定了全诗哀婉凄美的基调。
颔联“空樽月照怀捲冷,蠹简尘生手泽寒”,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洒在空酒杯上,映出一片清冷,仿佛连酒杯都感受到了主人的孤独与哀愁。同时,书简上积满了灰尘,手迹也已变得寒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淡漠,但那份曾经的温暖与陪伴却依然在心中留下痕迹。
颈联“目断荒丘云漠漠,梦回孤枕夜漫漫”,诗人通过想象中的景象,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他遥望荒凉的坟墓,云雾缭绕,仿佛连天空都在为逝者哀悼。而每当夜深人静,梦境中与亲人重逢,醒来却又只能面对孤枕难眠的现实,这种反差更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逝者的怀念。
尾联“箧中尚有斑衣在,几度临开不忍看”,诗人最后以实物——斑驳的衣物作为象征,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这些衣物虽还在,但每次打开看到,心中便涌起难以言喻的悲伤,不愿直面这份痛苦的记忆。这一细节不仅加深了情感的层次,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和细节,深刻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哀悼之情,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