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题鹊喜图。余幼时,先太夫人为画此图,十二鹊取月月喜之意。寿儿取以装册。忆幼时所历,分隶十二月赋之,皆十岁前事也

儿时喜,最喜是新年。

灯样又添慈母画,柑香常侍祖庭筵。箫鼓上元天。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童年时期对新年的喜爱与期待,以及家庭中温馨的节日氛围。通过“灯样又添慈母画,柑香常侍祖庭筵”这两句,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节日里母亲的关怀与家庭的团聚场景,灯饰增添的不仅是节日的色彩,更是母亲对子女的爱意;而柑橘的香气则在祖辈的宴席上弥漫,象征着家族的传承与和谐。最后,“箫鼓上元天”一句,不仅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更寓意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如同天籁般美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亲情、和谐与欢乐,以及家庭成员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充满了温馨与怀念之情。夏孙桐先生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记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普通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

儿时喜,薄暖到花朝。

斜日纸鸢风力稳,平芜步屧雪痕消。乐事小园饶。

形式:

望江南

儿时喜,寒食踏青时。

嘶马香尘过柳陌,流觞佳会傍桃溪。学赋冶春诗。

形式:

望江南

儿时喜,春去尚如春。

四月山城莺语晚,一庭诗境柳花匀。也解惜芳辰。

形式:

望江南

儿时喜,官阁庆端阳。

续命红丝蒲作佩,传家宝墨扇留香。节物总难忘。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