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

前年牧锦城,马蹋血泥行。

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

残兵疑鹤唳,空垒辩乌声。

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前年在锦绣之城,马蹄踏过满地血泥前行。
千里之外追赶敌军首领,全军将士都期待着建立勇猛之名。
疲惫的士兵疑为鹤鸣,废弃的营垒分辨出乌鸦的叫声。
一次误入云端中层,南行至清澈湘江边游历。

注释

前年:指过去的某一年。
牧:管理,此处指驻守。
锦城:繁华的城市,代指战场。
马蹋:马蹄踩踏。
血泥:被鲜血染红的泥泞。
戎首:敌军的首领。
三军:整个军队。
许:给予,期望。
勇名:英勇的名声。
残兵:疲惫或受伤的士兵。
鹤唳:鹤的叫声,这里比喻士兵的惊恐呼声。
空垒:废弃的营垒。
乌声:乌鸦的叫声。
误云中级:误入云层深处。
中级:云层中的某个层次。
南游:向南旅行。
湘水:湘江,位于中国南方。
清:清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通过对比和想象,诗人展现了自己从军旅生涯到隐居生活的转变。开篇“前年牧锦城,马蹋血泥行”两句,描绘了一幅战争场面的图景,"牧"字暗示着统领与控制,而"马蹋血泥行"则形象地展示了战场上的残酷和艰苦。

接着,“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表明诗人曾在战争中英勇作战,追击敌人,赢得了部队的赞誉和勇敢的称号。这里的“戎首”指的是敌人的首级,而“三军”则是指全军。

然而,随后的“残兵疑鹤唳,空垒辩乌声”却转而描绘了一种哀伤与荒凉的情景,“残兵”意味着战争的毁灭和残留,“疑鹤唳”和“空垒辩乌声”则表现了战后遗址的萧瑟与荒凉,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慨。

最后,“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生活转变。"一误"指的是一次失误或错误的选择,而“云中级”则象征着迷茫和不确定。"南游湘水清"表明诗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后,最终选择了隐居,在湘江边上的宁静生活寻找心灵的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喧嚣与寂静,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军旅生涯的反思,以及对现今隐逸生活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对比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妓诗顾余尝识之因命同作

前年曾见两鬟时,今日惊吟悼妓诗。

凤管学成知有籍,龙媒欲换叹无期。

空廊月照常行地,后院花开旧折枝。

寂寞鱼山青草里,何人更立智琼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各赋十二韵

洛下今修禊,群贤胜会稽。

盛筵陪玉铉,通籍尽金闺。

波上神仙妓,岸旁桃李蹊。

水嬉如鹭振,歌响杂莺啼。

历览风光好,沿洄意思迷。

棹歌能俪曲,墨客竞分题。

翠幄连云起,香车向道齐。

人誇绫步障,马惜锦障泥。

尘暗宫墙外,霞明苑树西。

舟形随鹢转,桥影与虹低。

川色晴犹远,乌声暮欲栖。

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偏师问罪蛮徼后命宣慰释兵归降凯旋之辰率尔成咏寄荆南严司空

蛮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宫。

前筹得上策,无战已成功。

汉使星飞入,夷心草偃同。

歌谣开竹栈,拜舞戢桑弓。

就日知冰释,投人念鸟穷。

网罗三面解,章奏九门通。

卉服联操袂,雕题尽鞠躬。

降幡秋练白,驿骑昼尘红。

火号休传警,机桥罢亘空。

登山不见虏,振旆自生风。

江远烟波静,军回气色雄。

伫看闻喜后,金石赐元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