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禹陵

夏王陵墓对涂山,翠辇千秋尚可攀。

松下衣冠留葬地,云中朝佩想朝班。

靡山有路樵难到,越庙无巢鹤引还。

总为当年巡幸后,至今金简落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此诗《谒禹陵》由清代诗人曹伟谟所作,描绘了对夏王大禹陵墓的景仰与感慨。诗中以“夏王陵墓对涂山”开篇,点明地点,接着“翠辇千秋尚可攀”一句,既赞美了陵墓的壮观,也暗示了大禹功绩的深远影响。松下衣冠、云中朝佩的描写,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和怀念。

“靡山有路樵难到,越庙无巢鹤引还”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了通往大禹陵墓之路的艰险,另一方面又通过鹤的回归,象征着大禹精神的永恒存在,以及人们对这位伟大先贤的追思之情。最后,“总为当年巡幸后,至今金简落人间”一句,以金简的遗落,寓意大禹的智慧与功业虽已远去,但其精神却如同金简一般,永远闪耀在人间,激励后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禹陵墓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传承与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

曹伟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岫庵

兀坐晚风石,斜曛窥竹扉。

鹿衔芳草去,鸟破碧云飞。

树古喧天籁,衣轻澹翠微。

此中有幽意,信宿莫言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解嘲

阮籍卧邻家,柳下覆寒女。

自古旷达人,高致有如许。

予本澹宕流,相期在古处。

情深怀国风,离骚寄愁绪。

偶然逢酒人,一石醉相与。

好色不好淫,难与俗人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送南疑子游庐山歌

南疑未到匡庐峰,匡庐千仞罗胸中。

文章驱使巨灵手,奔腾络绎相为雄。

行囊一卷方筁集,横峰侧岭起咫尺。

或如汉阳高插天,或如香炉生紫烟。

或如瀑布飞匹练,或如五老露头面。

或如九叠开云屏,或如虎溪列绣亭。

烟云出没不可状,破浪乘风自神王。

从前读得等身书,梦魂常与李白俱。

一朝特放九江棹,湓浦风帆春浪好。

自添两翅忽飞扬,不怕山头鸟道长。

狂来或作孙登啸,云中时下凤凰叫。

兹山拔地排天门,却被南疑作诗料。

烟岚云气生巾笥,神魂荡漾时一至。

君独青春赋远游,轻风五两一叶舟。

到此独上匡庐顶,读书堂前有旧影。

昔年读书有二李,他年二沈卜筑或在此。

形式: 古风

法螺庵

策杖寻西麓,禅林别有天。

晴峦滴翠雨,细竹引红泉。

古佛旋螺顶,山僧玉版禅。

杳然迷出处,云鸟亦萧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