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以及在庐山读书的隐逸生活,充满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谪仙去已久,千古庐山空”,以李白(谪仙)的离去,衬托出庐山的永恒与宁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自然山水的崇敬。
接着,“唯留瀑布水,依旧悬长虹”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瀑布如同悬挂的彩虹,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美人抱良质,价重连城璧。心同秋水清,气与晴云逸。”这一联将庐山比作美人,其品质珍贵无比,心如秋水般清澈,气度如同晴空中的白云一般自由飘逸,形象地表现了庐山的静谧与高远。
“结屋庐山边,读书知几年。逍遥明月下,啸咏凉风前。”描述了在庐山边建屋读书的生活情景,夜晚在明亮的月光下自由自在地读书、吟诵,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长吟谪仙诗,还继谪仙兴。”表达了诗人对李白诗歌的热爱与传承,希望能够像李白一样,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佳作。
“五老削青天,芙蓉插明镜。”以五老峰的峭拔与芙蓉峰的秀丽,比喻庐山的雄伟与美丽,进一步强化了庐山作为理想栖息地的形象。
“朅来从宦游,空忆庐山秋。”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官场,但内心仍向往庐山的宁静与美好,尤其是秋天的庐山景色。
“九江可揽结,飞梦过江州。”最后两句,诗人想象自己可以像飞梦一样,穿越长江,到达江州,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