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宗道中

朝日未出海,杖藜适松门。

老树暗绝壁,萧条闻哀猿。

迤逦转谷口,悠悠见前村。

农夫争道来,聒聒更笑喧。

数辰竞一墟,邸店如云屯。

或携布与楮,或驱鸡与㹠。

纵横箕帚材,琐细难具论。

老翁主贸易,俯仰众所尊。

区区较寻尺,一一手自翻。

得无筋力疲,两鬓埋霜根。

吾乡东南会,百货常源源。

金镮衣短后,群奴列昆崙。

通衢旅犀象,颠倒同篱藩。

鲛绡与翡翠,触目亦已繁。

少壮供所役,耆年卧高轩。

翁今处穷独,未易听我言。

且当具盐米,归家饭儿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松门出发,行走在归宗道中的所见所感。清晨的阳光尚未照耀大海,诗人手持藜杖,步入宁静的松林。沿途的老树枝干苍劲,绝壁上偶尔传来哀猿的啼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随着行程的推进,诗人逐渐进入村庄,农夫们纷纷让路,喧闹声此起彼伏。村庄内,人们忙碌于交易,无论是布匹、纸张、鸡犬还是各种农具,都汇聚于此。老翁在其中主持贸易,动作熟练,备受尊敬。他们一丝不苟地计算着每寸每尺,亲自翻阅货物,尽管可能感到筋疲力尽,但岁月已在他们的鬓角留下了霜白。

诗中还提到了家乡的繁荣景象,金环装饰的衣物、排列整齐的奴仆、街道上的犀牛象牙、琳琅满目的珍稀物品,以及年轻时的忙碌与年老后的安逸生活对比。然而,诗人特别关注的是那位独自生活在贫困中的老翁,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不易理解的心情。

最后,诗人决定为家人准备盐米,回到家中与子孙共享天伦之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与多样性,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不同阶层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王慎中教授

高人屏迹匡庐山,不入州府今几年。

煮葵烹藿日一饭,目光炯炯明星悬。

行脩道富神所怜,绛帐弟子如云烟。

忆昨秋风宿曾巘,杖藜扣户君未眠。

阶松影月不到席,耿耿唯有青灯然。

高谈一倾百虑洗,似拂蒿艾披兰荃。

清诗落笔有馀地,顷刻百纸珠玑联。

锦囊别后有新句,勿惜东使聊相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夏日山居(其一)

杜宇鸣春已歇,蔷薇尚有馀花。

吾庐宛同彭泽,绕屋美荫交加。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夏日山居(其二)

苦笋争抽豸角,枇杷竞吐骊珠。

午饭松间睡足,茶瓯满泛云腴。

形式: 六言诗 押[虞]韵

夏日山居(其三)

纨扇轻裁孤月,竹簟冷织双纹。

呼取凉襟幽吹,拂开乱眼浮云。

形式: 六言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