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她为我缝制棉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忍诉说漂泊在外的劳累辛苦。

注释

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
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寒衣针线密:唐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低徊:迟疑徘徊,扪心自问。
愧人子:有愧于自己作儿子的未能尽到孝养父母的责任,反而惹得父母为自己操心。
风尘:这里指的是旅途的劳累苦辛。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岁暮到家》,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在外游子艰辛生活的关心。首句“爱子心无尽”,直接抒发了父母对子女无尽的关爱之情。接着,“归家喜及辰”描绘出家人久盼归人,见到诗人回家时的喜悦心情,尤其是能在正好的时间团聚,更显珍贵。

“寒衣针线密”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母亲为孩子缝制冬衣的情景,体现了母爱的细致与温暖。“家信墨痕新”则暗示了诗人离家已久,家书中的字迹还带着新鲜感,传递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见面怜清瘦”四字,通过“清瘦”一词,描绘出诗人在外劳碌后回家,家人看到他消瘦的模样,心疼不已。“呼儿问苦辛”进一步展现了家人对诗人的关怀,询问他的生活艰难,体现出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深厚。

最后两句“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诗人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未能尽孝,反而让家人担忧,不敢轻易提及在外的艰辛,流露出对家庭责任的深沉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庭亲情的温馨与感人之处,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深厚底蕴。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湖上晚归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镫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开先瀑布

瀑布之水源何来。划然下裂长峰开。

下士目骇自天落。绝顶乃有千盘回。

青山断缺耸双剑,元气直泻岩头摧。

飞流已出不肯下,一线中折分潆洄。

隐现数折蓄精锐,失势一落如奔雷。

跳波乱击潭水立,怪物潜伏宁髻。

音声顷刻逐千变,万马赴敌金鼙催。

天光半壁照空谷,此地万古无阴霾。

积雪挂千仞,山中猿鹤犹惊猜。

银花下散布水台,混沌凿破山根隈。

擘窠大字洗不尽,铁画满地镌青苔。

太白已往老坡死,我辈且乏徐凝才。

恶诗走笔不敢写,册亭煮汲烧松钗。

来朝竹杖青芒,凌风踏碎烟云堆。

飞泉三叠绝倚旁,坐观一洗尘氛怀。

形式: 古风

江泛

二百里江光,群山绕建康。

滔滔随眼白,荡荡接天黄。

战骨多沉海,芦花又戴霜。

六朝先后灭,何处说兴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水调歌头十二首(其四)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辛苦念梁鸿。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