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寺次西庵孙先生韵

两岸湍声万壑雷,梵王楼阁此中开。

茶烟初起晓钟罢,梅雨半晴春水来。

绿树低环禅坐石,白云长护钓鱼台。

扁舟稳系垂杨下,一笑登临亦快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峡山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黎贞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雅巧妙融合。

首句“两岸湍声万壑雷”,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展现了峡山寺所在之地的壮阔景象,湍急的水流仿佛在山谷间轰鸣,如同雷声滚滚,气势磅礴。接下来,“梵王楼阁此中开”,则转而描绘出寺庙的庄严与超凡脱俗,楼阁仿佛从自然之中自然生长而出,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神圣感。

“茶烟初起晓钟罢”一句,通过清晨的茶香与结束的晨钟,暗示了一天生活的开始,同时也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随着“梅雨半晴春水来”,诗人又引入了季节的变化,梅雨时节的湿润与春水的流动,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绿树低环禅坐石,白云长护钓鱼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环境,绿树环绕,禅坐之处仿佛被大自然温柔地守护着;而远处的钓鱼台,则在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幽静。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美。

最后,“扁舟稳系垂杨下,一笑登临亦快哉”两句,以诗人自身的行为作为收尾,通过“扁舟”与“垂杨”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的一笑,既是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也是对自己心灵得到释放的满足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峡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以及诗人内心对宁静与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峡江龙母庙

松桧如烟夹道凉,辉辉楼阁倚穹苍。

江山今古景长在,南北去来人自忙。

一树秋声惊客梦,几腔渔笛弄斜阳。

幽怀到此堪消遣,笑指他乡是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泰山吴道人

当年浪迹遍中垓,曾到神仙洞里来。

种药岩前瑶草发,朝真坛下碧桃开。

邀看伏火黄金鼎,共酌流霞白玉杯。

今日相思重相望,泰山云气碧崔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陈节妇

生死荣枯谩自裁,此身端不受尘埃。

非缘白发催残景,翻怨红颜起祸胎。

管取声名归直笔,聊将金石比灵台。

芳魂应化春啼鸟,一度韶光一度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永乐里閒居叟

烟萝影里敞幽居,石径崎岖客到疏。

满地莺花三月酒,一檠风雨五更书。

云深莲社诗坛静,月朗梅窗纸帐虚。

老我刚寻泉石兴,万花林外一牛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