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首联“潼关天险带河流,锁钥秦川扼九州”以潼关的险要地形和其在秦川乃至整个九州的战略地位开篇,凸显了潼关作为军事重镇的重要性。颔联“三晋清光临古渡,二华晴翠满城楼”则转向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将潼关与周围的山川、渡口相联系,展现出一幅山水交融、历史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颈联“风腥铁马华阴戍,波涌娲陵绿水洲”进一步渲染了潼关的军事气息与地理特征,通过“风腥铁马”和“波涌娲陵”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潼关的雄伟与神秘。尾联“多少英雄眼底事,麒麟台上角声愁!”则以历史的视角,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感慨与怀念,以及对时局的忧虑,使得整首诗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描写,又有深沉的历史人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