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瞻仰孝陵时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思绪。首句“竖儒瞻拜旧山陵”,以“竖儒”自谦之词开篇,表达了对先贤陵墓的恭敬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学识的谦逊态度。接着,“落日平芜百感生”,夕阳西下,辽阔的草地上一片苍茫,诗人内心涌起百般感慨,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欲奏通天台下表”,这里“通天台”可能象征着通往天界的高台,诗人想要在这样的高台上呈递奏章,表达对先祖的敬仰和对理想的追求。然而,“只怜才谢沈初明”,却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意思是尽管有满腔热情和才华,却只能黯然神伤,因为才智已逝,无法再为国家、为后世做出更多贡献。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时间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才华有限的自省,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