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王母清歌玉琯悲,瑶台应有再来期。
穆王不得重相见,恐为无端哭盛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唐彦谦所作,收录于《全唐诗》中。诗的标题为《穆天子传》,表达了对古代美好事物无法再次重逢的哀叹和无尽的怀念之情。
“王母清歌玉琯悲”,此句通过王母娘娘在瑶台上演唱清幽的歌曲来表达一种超脱尘世、不染世俗的情感。玉琯,古代乐器之一,这里象征着仙界之音,而“悲”字则透露出一丝哀伤之情。
“瑶台应有再来期”,诗人通过瑶台这个神话中的仙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重逢的渴望和期待。这里的“再来期”意味着希望能够重新见到那些已经不在的人或事。
“穆王不得重相见”,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哀伤之情——无法再次与已去的人(穆王)相见。这里的“不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强烈的失落感。
“恐为无端哭盛姬”,最后一句则是对这种失落之情的一种预示,诗人担心自己可能会因为这份无法实现的期待而无缘无故地哭泣起来。这里的“盛姬”指代那些美好的事物和已逝的人。
整首诗通过瑶台、玉琯等神话元素,以及对古代美好事物的追忆,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哀愁和无尽的怀念之情。
不详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我爱窦高士,弃官仍在家。
为嫌句漏令,兼不要丹砂。
断肠佳赏固难期,昨夜销魂更不疑。
丹桂影空蟾有露,绿槐阴在鹊无枝。
赖将吟咏聊惆怅,早是疏顽耐别离。
堪恨贾生曾恸哭,不缘清景为忧时。
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
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凉似三秋景,清无九陌尘。
与余同病者,对此合伤神。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