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麟所作的《闻征都匀讽曹中丞》。诗中以“都匀”为背景,借以表达对国家治理和官员职责的深刻思考。
首句“都匀虽固且休征”,描绘了都匀作为边防重镇的坚固与宁静,暗示了其在国防上的重要性。接着,“国有吁谟不在兵”一句,强调了国家的治理策略不应仅限于军事手段,而是需要更全面、更长远的战略规划。
“入井祗须怜赤子,开疆何以及苍生”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民比作“赤子”,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批评了过度扩张领土的政策,认为它可能带来的不是福祉,而是对广大民众的伤害。
“古称干羽还能格,近用羁縻亦暂宁”则引用古代典故,说明通过和平外交手段也能达到目的,但这种暂时的安宁并非长久之计,暗含对当前政策的反思。
最后,“我忆麟台赵充国,屯田千载有馀名”以赵充国为例,赞扬了他通过屯田等经济手段巩固边防、促进民生的做法,表达了对类似务实政策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都匀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边防策略及民生问题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其关注现实、倡导和平与发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