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提刑喜雨(其二)

诏许归耕荷圣王,又扶衰病过南方。

幸亲博洽前无辈,每叹平反后必昌。

请雨赖公诚独至,回天愧我德多凉。

作诗志喜亲衔袖,玩把浑如七宝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阳枋所作,名为《和杨提刑喜雨(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圣王的颂扬之情,以及对国家和农业的关心。

"诏许归耕荷圣王,又扶衰病过南方。"

开篇便描绘出一幅国家主导农业生产、关怀民众疾苦的景象。“诏许”指的是朝廷颁布命令,“归耕”则是百姓回归田间耕作之意,展现了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而“扶衰病过南方”则显示出君主对民众疾苦的关怀,尤其是在不幸发生的灾疫中。

"幸亲博洽前无辈,每叹平反后必昌。"

这里,“幸亲”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博洽”则是指广泛而深厚的恩泽。“每叹平反后必昌”表现出对未来美好预期,认为在灾难平息之后,一定会迎来繁荣昌盛。

"请雨赖公诚独至,回天愧我德多凉。"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期待和自省之情。“请雨”是求雨之意,反映出农业生产对水分的依赖,“赖公诚独至”则是对君主或者上天的信任与期待。而“回天愧我德多凉”则是一种自我反省之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修养不足,未能完全符合道德标准的歉疚。

"作诗志喜亲衔袖,玩把浑如七宝装。"

最后两句,“作诗志喜亲衔袖”表明诗人的创作来源于内心的喜悦和满足,而“玩把浑如七宝装”则是对诗中意境和语言的赞美,将其比喻为珍贵的七宝,显示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作品给予极高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君主、农业与自然恩赐的颂扬,以及个人内心喜悦与自省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社会画卷。

收录诗词(226)

阳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字:正父
  •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 生卒年:1187-1267

相关古诗词

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其二)

几年龙技学勤劳,准拟丰餐嗜炙肴。

庖刃如新惊岁晚,亦无蛙鳝荐松醪。

形式: 七言绝句

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其一)

心地虚时来则受,德新要似汤盘又。

浊醪妙理少人知,所以伯禹恶旨酒。

形式: 七言绝句

和知宗喜雨(其一)

灾祥何必问圆穹,自是承流得失中。

旱魃凭谁投远裔,灵科聊复启仙宫。

天怜南国人民困,雨走西郊畎浍通。

多谢宗英相慰劳,也应休戚略相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前人韵赋昌溪洞口

洞口天容黯,灵宫暂洁斋。

中宵轻霢霂,向晚捲云霾。

岩削苍璆璧,峰攒碧玉钗。

水花纷迸峡,石乳溜垂崖。喷浪迟归舫,穿涛急去?。

布飞千丈直,屏立半空排。

木任岩藤束,花从涧草埋。

高猿枝袅袅,幽鸟韵喈喈。亭午烟光冷,深春风色?。

便疑尘世隔,直与洞仙偕。

意得诗偏好,情閒乐可涯。

寄言轩冕客,名利莫装怀。

形式: 排律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