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帝子衔冤久未平,区区微意欲何成。

情知木石无云补,待见桑田几变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天子的女儿含冤已久,这微小的心愿又能达成什么呢?
明知无法用云彩弥补树木的伤痕,只期待看到沧海桑田的变化

注释

帝子:指帝王的女儿,这里可能暗指某位公主或有地位的女性。
衔冤:含冤,指遭受不白之冤。
区区:形容微小,不重要。
木石:比喻事物,这里可能象征着无法改变的现状。
云补:云彩修补,象征弥补或修复。
桑田:古代传说中大海变成桑田,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变更:变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精卫》。王安石在此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改革理想的执着和坚持,以及面对困难和批评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首句“帝子衔冤久未平”暗示着作者感受到的来自上层的压力与误解,这里的“帝子”可能是指皇帝,表明王安石身为朝廷官员所面临的政治困境和不公正对待。"衔冤"意味着长时间承受着不白之冤,而这种冤屈尚未得到平反。

第二句“区区微意欲何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改革理想的渴望,尽管目前处境艰难,但仍坚持自己的初衷。"区区"是谦虚之词,表明作者对自己所持理念的自信与坚定。

第三句“情知木石无云补”则通过比喻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外界支持缺失的感慨。“木石无云补”形象地说明即使是最为冷酷不仁的物质如木石,也无法从天空中得到雨水的滋润,暗示着诗人在推行改革时所遭遇的孤立无援。

最后一句“待见桑田几变更”则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不拔和对未来变迁的期待。“桑田”本指桑树与田地,但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化。诗人在表达,即使现在困难重重,也要坚持下去,等待时机的到来和环境的改变。

总体而言,这首《精卫》通过王安石个人经历与感受,传递出了一种坚守理想、不畏艰难的精神力量。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嘲白发

久应飘转作蓬飞,眷惜冠巾未忍违。

种种春风吹不长,星星明月照还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翅轻于粉薄于缯,长被花牵不自胜。

若信庄周尚非我,岂能投死为韩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题八功德水

欲寻阿练若,曳屐出东冈。

涧谷芳菲少,春风著野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题山寺扉

口衔天宪手持钧,已是龙墀第一人。

回首三千大千界,此身犹是一微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