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渡

裙腰芳草抱长堤,南浦年年怨别离。

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芳草如裙腰般环绕着长长的河堤,
每年在南浦,人们都因离别而满怀哀愁。

注释

裙腰:形容草丛茂密,像女子的细腰。
芳草:青草,象征生机和离别之情。
长堤:长长的河堤或湖岸。
南浦: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送别的地方。
年年:每年,表示重复发生的离别场景。
怨别离:因离别而感到悲伤或怨恨。
水送:流水似乎在传送。
横波:水面上的波纹,也可指代眼神或情感的流动。
山敛翠:山色青翠,仿佛在收敛、凝聚。
桃叶渡江:典故,指王献之与妾桃叶的离别,此处泛指深情的渡江场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别离场景。"裙腰芳草抱长堤"以生动的比喻,将青翠的芳草比作女子的细腰,环绕在长堤之上,暗示了离别的地点充满了柔情与哀愁。"南浦年年怨别离"直接点明了主题,南浦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送别的地方,这里的"年年"表达了离别之频繁和情感的持久。

"水送横波山敛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美,流水似乎承载着离人的眼泪,横波荡漾,青山也因离别而显得更加苍翠欲滴。最后,诗人以"一如桃叶渡江时"收束,提及桃叶是王献之与妾桃叶的典故,他们分别时桃叶曾泛舟江上,这里借桃叶渡江的情景,强化了别离的感伤氛围,同时也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深深的离别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25)

曾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秦淮

凿断山根役万人,祖龙痴绝更东巡。

石城几度更新主,赢得淮流尚系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胭脂井

寒泉玉甃没春芜,石染胭脂润不枯。

杏怨桃羞娇欲堕,犹将红泪洒黄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铁塔寺

逝水无情去不回,黄帘窣地隔风埃。

摩挲铁塔堪流涕,此是先皇思子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高座寺

石子冈前高座寺,犊车曾向此徘徊。

清谈未解倾人国,更引番僧度海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