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访碑无古迹,丹碧覆嵯峨。
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
疏松小溪路,远溇太湖波。
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道场山的景象与感受。开篇"访碑无古迹,丹碧覆嵯峨",通过对碑刻的寻访与山峰丹青色彩、嵯峨壮观的描述,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紧接着"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则描绘了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的和谐美感。
接下来的"疏松小溪路,远溇太湖波"中的“疏松”二字生动地表达了树木参差不齐的自然状态,而“远溇太湖波”则延伸了视野,将诗人眼前的山水与著名的太湖联系起来,增添了一份广阔。
最后两句"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中,“何锴书堂”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建筑或地点,而“犹嫌隔翠萝”则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深切感受和渴望,尽管已经身处美丽的环境中,但仍觉得与那份美好之间似乎还有层翠绿的花草相隔,表现出一种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艺术上的追求。
不详
兼味醍醐外,分身乳酪中。
江南鸣稚犊,塞上寄飞鸿。
乾雨看如幻,生盐讶渐融。
臈残犹有待,煎取牡丹红。
苕霅双流合,帆樯万里通。
连山黄独雪,一雁白蘋风。
酒户春醅浅,鱼村晚市同。
旧游蕉鹿外,未老已成翁。
欲留云共住,云去楚天长。
此日吾犹惜,中年别易伤。
搜吟梅下影,赌弈橘中香。
谨勿移山诺,春风入帝乡。
倦倚柁楼闻鹤唳,半生此地一经过。
机云故月荒凉宅,湖海新秋浩荡波。
晓?红莲商客市,夜窗白苧女儿歌。
吟边冷被沙鸥笑,衣化京尘鬓亦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