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首(其四)

铁壁银山几万重,有无之字若为通。

斩关岂在搴旗手,枉有虚名落汉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坚固如铁的城墙和银色的山峦层层叠叠,
那些看似无序的文字如何才能解读其中的奥秘。

注释

铁壁:形容城墙非常坚固。
银山:比喻山峰的银白色或高峻。
有无之字:指难以理解的文字或谜语般的符号。
若为通:怎样才能通晓。
斩关:攻克难关。
搴旗手:古代战争中拔取敌军旗帜的人,象征勇猛。
枉有:徒然拥有。
虚名:空洞的名声。
汉中:中国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暗指某个失败的军事行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险峻壮丽的山川图景,"铁壁银山几万重"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坚固的铁壁和银色的屏障,展现了山势的雄浑与高大。"有无之字若为通"则暗示了山路崎岖,犹如"之"字形道路,难以通行,强调了山势的险峻和行路的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斩关岂在搴旗手,枉有虚名落汉中",诗人借用了战争的意象,表达了一个哲理:真正的英雄不在于能否拔得头筹或轻易取胜,而在于是否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实际的行动。"搴旗手"指的是战场上勇猛争先的战士,而"枉有虚名"则批评那些徒有虚名而无实际作为的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空有勇名而不务实者的讽刺,以及对坚韧毅力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言于战事,揭示了人生道路上坚韧不拔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收录诗词(50)

释普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首(其三)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

更深攲枕梦何处,两峰清霜晓未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颂古十首(其二)

抬头霹雳不容追,缺齿胡僧陷铁围。

六合空空风悄悄,杜鹃啼月不如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颂古十首(其一)

自谓五更侵早起,谁知更有夜行人。

条风块雨今非昔,尧舜垂衣万国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偈颂二十五首(其七)

此香堪笑又堪悲,刚把愁肠说向谁。

冶父山前曾落节,千钧之重一毫釐。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