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不是图中是梦中。非花非雾隔帘栊。

窄衫低髻正相同。

清脆铃声檐鸽夜,悠扬灯影纸鸢风。

此时携手月溟濛。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纱》由清代诗人顾贞观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描绘了一幅夜晚月下恋人携手共度的美好画面。

首句“不是图中是梦中”,开篇即以疑问句式,营造出一种虚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仿佛眼前的景象并非真实,而是梦境中的幻象,引人遐想。接着,“非花非雾隔帘栊”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朦胧之美,帘栊之后,是如烟似雾的景致,既非实体之花,亦非飘渺之雾,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效果。

“窄衫低髻正相同”描绘了人物的装束与姿态,窄衫低髻,简单而雅致,两人的装扮相得益彰,暗示着他们之间有着默契与和谐。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外在美,也透露出内在的情感共鸣。

“清脆铃声檐鸽夜,悠扬灯影纸鸢风”两句,通过声音与光影的描绘,将画面推向高潮。清脆的铃声与夜空中飞翔的鸽子,以及摇曳的灯光与随风飘动的纸鸢,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场景以生命力和情感色彩。

最后,“此时携手月溟濛”一句,点明了主题——两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携手漫步。月色溟濛,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是对情感状态的隐喻,暗示着两人之间情感的深沉与纯粹。这一句不仅收束了全词,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心中勾勒出一幅温馨浪漫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纱》通过对细腻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梅

物外幽情世外姿。冻云深护最高枝。

小楼风月独醒时。

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待他移影说相思。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传言玉女.上元

今夕何年,偏觉漏喧人醉。星毬高揭,是星娥手缀。

千树宝华,宁让六宫剪采。幽欢刚趁,密传诗迷。

走过红桥,第三条、忽复会。踏歌声里,听搔头玉坠。

明月暗尘,搀入暖香寒翠。为伊耽搁,梅花清睡。

形式: 词牌: 传言玉女

扫地游.十六夜阴寒,坐卧小楼,茫茫百端,不觉为之凄咽

拥炉人倦,向煮雪声中,坐愁愁坐。巡檐数朵。

为丁宁玉笛,莫教吹破。酷爱高寒,纸帐一番清课。

肯闲过。不律隃糜,那禁慵堕。旧约何曾果。

记徙倚朱楼,迷藏香径。延缘画舸。

正离魂欲接,断烟横锁。怕梦醒时,盼煞满城灯火。

问谁个。掩纱窗、更愁于我。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柳梢青.花朝春分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花前倍觉无聊。

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