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过儿童饱饭牛,趁晴耕垦种来牟。
田家作苦无储蓄,待哺全须麦有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反映了农业生产对自然天气的依赖。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雨后田间的劳动景象。
"雨过儿童饱饭牛"一句,生动地表现了雨后的情景,孩子们吃饱了饭,而耕田的牛也得到了休息和喂食。这不仅描绘了雨后的宁静与满足,也隐含着对来日丰收的期待。
"趁晴耕垦种来牟"一句,则展示了农民趁着好天气赶紧进行耕作和播种的忙碌场景。"牟"是古代的一种谷物,可能指的是麦子或其他粮食作物。这两句交织出一个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劳动画面。
第三、四句"田家作苦无储蓄,待哺全须麦有秋"进一步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收成的依赖。"田家作苦"指的是农业生产的辛勤与艰难,而"无储蓄"则表明了农户经济的脆弱性,往往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储存。最后一句"待哺全须麦有秋"强调了收成对于农家的重要性,意味着只有等到麦子成熟时,才能确保家庭的温饱。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田间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农业生产的不易和农民对自然恩赐的依赖,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劳动成果的渴望。
不详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雨过千畦䆉稏黄,趁晴刈穫可登场。
田家子妇开眉语,白粲新炊满屋香。
云上山椒鸣竹鸡,愁行客路踏青泥。
穷人也得天调护,乞与新晴可杖藜。
百级苍珉到佛宫,汲泉煮茗听松风。
不须骑鹤摩云去,只要心游碧落中。
湘山湘水极清远,特地来登百尺台。
不尽胸中丘壑意,又从沙尾唤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