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马蹄声特特,去入天子国。
借问去是谁,秀才皇甫湜。
吞吐一腹文,八音兼五色。
主文有崔李,郁郁为朝德。
青铜镜必明,朱丝绳必直。
称意太平年,愿子长相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马异的作品,名为《送皇甫湜赴举》。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别离诗,作者通过对出行者皇甫湜的赞美和鼓励,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望。
"马蹄声特特,去入天子国。借问去是谁,秀才皇甫湜。" 这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场景:马蹄的声音清晰而有力,表示着出行者的离别;"去入天子国"象征着前往朝廷参加科举考试的道路,而借问其人是谁,则是对皇甫湜学识和才华的一种肯定。
"吞吐一腹文,八音兼五色。主文有崔李,郁郁为朝德。" 这几句则从文学角度赞美皇甫湜。他能够将所学之文诵读于心,不仅声音和谐(八音),而且内容丰富多彩(五色)。"主文有崔李"指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崔颢、李白,皇甫湜的文学成就已经达到了他们的水平,而这一点又为朝廷带来了荣誉。
"青铜镜必明,朱丝绳必直。称意太平年,愿子长相忆。" 最后几句则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如同清澈的青铜镜和笔直的朱丝绳一样,希望皇甫湜在考场上能够表现出色;"称意太平年"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而"愿子长相忆"则是朋友之间情谊深厚的体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皇甫湜才华的赞美和对友人未来祝福的表达,展现出古代士人对于科举成功、个人发展以及国家繁荣所持有的共同期望。同时,也透露出作者与被赴考者之间深厚的情谊和不舍的别情。
不详
欢异且交亲,酒生开瓮春。
不须愁犯卯,且乞醉过申。
折草为筹箸,铺花作锦裀。
娇莺解言语,留客也殷勤。
凤楼䆗窱凌三袭,翠幌玲珑瞰九衢。
复道中宵留宴衎,弥令上客想踟蹰。
闻君出宰洛阳隅,宾友称觞饯路衢。
别后相思在何处?祗应关下望仙凫。
积水逶迤绕直城,含虚皎镜有馀清。
图云曲榭连缇幕,映日中塘间綵旌。
赏洽犹闻箫管沸,欢留更睹木兰轻。
无劳海上寻仙客,即此蓬莱在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