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怀幔亭先生二首(其一)

百二山河极望残,一门群从尽南冠。

谁怜鹦鹉笼中语,大有琵琶塞上弹。

寂寞金鸡双阙迥,飘零石马七陵寒。

锒铛夜宿昭阳殿,疑作西宫月影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首联“百二山河极望残,一门群从尽南冠”,开篇即展现出广阔而残破的山河景象,暗示国家的衰败与动荡,同时点明友人被囚禁的命运,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伤。

颔联“谁怜鹦鹉笼中语,大有琵琶塞上弹”,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比作笼中鹦鹉和塞上琵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友人在囚禁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鹦鹉的叫声和琵琶的乐声,既是友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也是对自由与和平的向往。

颈联“寂寞金鸡双阙迥,飘零石马七陵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凄清。金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双阙代表皇宫的高远与威严,但如今显得格外寂寞;石马作为墓碑上的装饰,象征着逝去的生命,七陵则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友人命运的飘零与历史的无情。

尾联“锒铛夜宿昭阳殿,疑作西宫月影看”,以昭阳殿为背景,描述了友人夜晚在囚禁中的情景,仿佛连月影都成了对友人命运的讽刺。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友人处境的艰难与孤独,也暗含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与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怀念与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秋日怀幔亭先生二首(其二)

秋色苍茫上佩刀,故人消息梦魂劳。

石城剧报收袁粲,鲁国惊闻捕孔褒。

雪窖羝羊双涕泪,锦官杜宇一悲号。

好凭万骑平南将,急趁江风挂战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张若水出关

祖母秦州父锦州,卢家少妇又邗沟。

百年骨肉抛三地,万死悲哀并九秋。

欲赠愧无银络索,将离怕听钿箜篌。

汉庭早晚流人赦,望尔归鞭度陇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别紫云

二度牵衣送我行,《并州》才唱泪纵横。

生憎一片江南月,不是离筵不肯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赠歌者陈郎

天涯踪迹半旗亭,谱遍《龟兹》不忍听。

怜尔少年非失意,逢人也唱《雨霖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