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张德夫二首(其二)

敢为骄骢惜障泥,烦将接淅问迟迟。

直须日夜驰三百,惭愧吾人过月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刚所作的《次韵答张德夫二首(其二)》。诗中以“骄骢”、“障泥”、“接淅”、“驰三百”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间的感慨。

“敢为骄骢惜障泥”,诗人以“骄骢”比喻尊贵的朋友,而“障泥”则是马鞍下用来保护衣裳的垫子,此处用以象征对朋友的关怀与爱护。诗人不敢因为朋友的尊贵而轻视了这份关怀,表达了对友情的尊重和珍惜。

“烦将接淅问迟迟”,“接淅”是指匆忙洗米,这里借指忙碌或急切的状态。诗人通过“接淅”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繁忙中仍不忘询问朋友的情况,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关切之情。

“直须日夜驰三百”,“驰三百”可能是指快速行进三百里,这里用以形容时间的紧迫或行动的迅速。诗人强调必须日夜兼程,表达了对时间的紧迫感以及对完成某项任务的决心。

“惭愧吾人过月知”,“过月知”意味着过了一个月才知道,这里用以表达对错过重要时刻的遗憾和自责。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及时了解情况的歉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间的敏感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170)

廖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 号:高峰居士
  •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 生卒年:1070-1143

相关古诗词

明应仲同游湘西诸寺有作次其韵

几年京洛厌尘沙,青嶂长怀沈子胯。

一苇渡江游客意,半岩营室梵王家。

高轩满目罗诗匠,宝塔盈函贮佛牙。

不觉下山红日晚,可堪重到杳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萧昭甫同游江东四绝句(其一)宝云寺

山下烟光碧玉溪,竹间禅寂白云扉。

高僧久住清凉国,应笑风尘满客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次韵萧昭甫同游江东四绝句(其二)马祖岩

龙游龙归已绝尘,空馀顽石隐归云。

当时一昔犹嫌久,岂谓虚名万古存。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萧昭甫同游江东四绝句(其三)尘外亭

高出云端谢世喧,碧天秋静镜无痕。

尘缘不向尘中见,聊与游人洗眼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